[发明专利]具有高吸收特性的电磁屏蔽与疏水功能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83825.9 | 申请日: | 2020-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丁欣;张献;张萍;陈林;田兴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D06N3/04 | 分类号: | D06N3/04;D06N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魏玉娇 |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吸收 特性 电磁 屏蔽 疏水 功能 织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高吸收特性的电磁屏蔽与疏水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该织物包括纺织物和复合于纺织物上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由聚合物复合微球和导电填料以(65-99):(1-35)的质量比组成,所述聚合物复合微球由聚合物树脂和纳米粒子以(70-97):(3-30)的质量比组成;所述聚合物树脂为聚偏氟乙烯;所述导电填料包括第一类导电填料和第二类导电填料,其中第一类导电填料为金属纳米线、导电纳米微球水性类导电填料中的一种或两种,第二类导电填料为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单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片、碳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第一类导电填料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浓度为0.5-5mg/ml的导电填料分散液;
或者,称取质量比为(4-10):1的改性剂和第二类导电填料,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混合,制得浓度为0.5-5mg/ml的导电填料分散液;
将上述导电填料分散液涂覆于纺织物上,然后置于温度为60-100℃的烘箱中30-90min,烘干后纺织物上导电填料的涂覆量为0.5-5mg/cm2,得到导电屏蔽织物,或者重复涂覆-烘干的步骤1次以上,得到导电屏蔽织物;
S2、取70-97质量份的聚合物树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置于60-90℃的温度下搅拌6-12h,制得质量分数为3-15wt%的聚合物树脂溶液,然后向聚合物树脂溶液中加入3-30质量份的纳米粒子,得到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溶液;
S3、将步骤S2制得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溶液涂覆于步骤S1制得的导电屏蔽织物上,将涂覆后的织物置于温度为10-60℃、湿度60-100%的恒温恒湿箱中反应6-24h,制得负载聚合物复合微球涂层的织物;
S4、将步骤S3得到的织物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4-12h,之后置于温度为60-100℃的烘箱中30-90min,即制得高吸收特性的电磁屏蔽与疏水功能织物;
其中,步骤S1、S2不分先后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吸收特性的电磁屏蔽与疏水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物为棉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麻纤维、麻纤维混纺织物、化学纤维、化学纤维混纺织物、无纺布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吸收特性的电磁屏蔽与疏水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为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二氧化钛、钛酸钡、氮化硼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吸收特性的电磁屏蔽与疏水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3中所述的涂覆采用浸涂、旋涂、喷涂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吸收特性的电磁屏蔽与疏水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改性剂为荧光增白剂VBL、海藻酸盐、硅烷偶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吸收特性的电磁屏蔽与疏水功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环己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38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纤倍捻锭子的陶瓷转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压缩垃圾的水面漂浮垃圾清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