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3715.2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艳;张莹莹;李慧;金阔;史建喜;李东海;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17/04;E02D7/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立娜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连接 固定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包括沿基坑边缘等间隔植入的成排钢管桩,钢管桩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连接的纵向脚手管,相邻纵向脚手管之间通过扣件连接,两侧纵向脚手管之间连接有多根横向脚手管从而将钢管桩夹紧,纵向脚手管与横向脚手管之间通过扣件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安拆速度快,连接钢管桩所用的脚手管可以周转使用,节约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桩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建筑群越来越密集,施工场地越来越狭窄,根据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钢管桩复合型基坑支护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如图1所示,钢管桩复合型基坑支护首先在设计位置进行打桩,第一步开挖后用三根螺纹钢筋b在钢管桩a桩顶进行焊接,把所有的排桩连成一体,增强其整体稳定性。而焊接这些钢筋不仅需要大量钢筋材料,而且焊接工作量很大,需要很多人工进行焊接,由于场地大,焊接设备也要随着场地的更换不停移动位置,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且焊接的钢筋与钢管桩焊接在一起,不能再次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采用钢筋焊接钢管桩的连接方式工作量大、工序繁琐、钢筋无法重复利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节约成本,钢管排桩稳定性好。
本发明的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包括沿基坑边缘等间隔植入的成排钢管桩,钢管桩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连接的纵向脚手管,相邻纵向脚手管之间通过扣件连接,两侧纵向脚手管之间连接有多根横向脚手管从而将钢管桩夹紧,纵向脚手管与横向脚手管之间通过扣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通过横纵向脚手管扣件连接使得钢管桩夹紧,提高钢管桩整体稳定性,并且结构简单,所用的脚手管可以周转使用,节约了材料成本。
进一步地,相邻横向脚手管位置之间间隔三根钢管桩。
进一步地,基坑周围设有防护脚手管,横向脚手管一端还通过扣件与防护脚手管连接。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如上所述的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的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沿基坑边缘设定位置进行打桩,完成成排钢管桩植入;
步骤二,在钢管桩顶部两侧分别设置纵向脚手管,采用扣件将多个纵向脚手管水平连接,在两侧纵向脚手管之间间隔布置多根横向脚手管,并采用扣件将纵向脚手管与横向脚手管进行连接,从而将钢管桩夹紧;
步骤三,将钢管桩桩顶的横向脚手管与基坑周围的防护脚手管采用扣件进行二次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安拆速度快;连接钢管桩所用的脚手管可以周转使用,节约了材料成本;减少焊接钢筋的施工工序,并且节约了焊接材料;将连接脚手管与基坑周围的防护脚手管相连接,增强了整体稳定性,加强了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钢管桩连接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钢管桩连接固定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3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