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的通讯录通话方法及其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82869.X | 申请日: | 2020-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7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东;郭紫怡;张宣;王敏;蔡宝玲;王钰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M1/72469 | 分类号: | H04M1/72469;H04M1/72448;H04M1/72454;H04M1/26;H04M1/27453 |
| 代理公司: | 淮安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8 | 代理人: | 冯晓昀 |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通讯录 通话 方法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通讯录通话方法及其移动终端,提前在通讯录内将联系人的图像、其对应的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账号和通讯号码分别录入保存后,需要通话时直接在通讯录内查找到所要通话的人、并点击通话图标,从而根据移动终端所在的网络环境和联系人的通讯信息而自动优先选择第三方视频通话、再选择拨号语音通话。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通讯录通话方法及其移动终端,直接通过通讯录仅展示联系人头像,从而便于老年人查找需要通话的联系人,找到需要通话联系人之后直接点击通话图标,即可根据移动终端的所在网络环境以及需要通话的联系人信息情况自动进行通话,便于老年人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通话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通讯录通话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科技时代,智能手机已普及各家各户。但一部分群体,尤其是老年人,因为接受新事物能力弱而无法准确使用智能手机。虽然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老年机,使用方法简单,基本使用功能齐全,给老年人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老年机仍存在许多弊端,由于老年机不是智能手机,所以老年机内的聊天软件如微信、QQ、通讯录等软件都是预装的,不仅软件功能很少、而且无法对这些聊天软件进行升级。对于不会打字、不识字、甚至不会对软件进行操作的老年人来说,这些第三方聊天软件基本算是摆设,更何况通过聊天软件进行通话的时候,相对于老年人而言,操作还是相对比较繁琐的。而且由于老年人的眼睛视力一般相对较差,所以老年人在第三方聊天软件里或者是在通讯录里面查找需要通话的联系人也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通讯录通话方法及其移动终端,直接通过通讯录仅展示联系人头像,从而便于老年人查找需要通话的联系人,找到需要通话联系人之后直接点击通话图标,即可根据移动终端的所在网络环境以及需要通话的联系人信息情况自动进行通话,便于老年人的操作;选择需要通话的联系人的通话图标后,优先选择视频通话、然后选择拨号通话,从而便于老年人更好地与需要通话的人进行沟通;通讯录的设计便于老年人通话操作的同时,还能尽量避免老年人误操作;通讯录先显示分组、进入分组后再显示组内的联系人,便于老年人相对快速查找到所要通话的联系人,提高老年人查找联系人的效率。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移动终端的通讯录通话方法,应用于有摄像头的第一移动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1)接收到打开存储于第一移动终端的存储器的通讯录的指令;
2)接收到打开通讯录中的某一个联系人图像的指令后,第一移动终端的显示面板全屏显示所打开的联系人图像,并且显示面板的底部还显示有通话图标;
3)接收到通话图标的指令后,通讯录向第一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发出检测第一移动终端的信号的请求数据包A;
4)所述处理器接收到通讯录的请求数据包A之后,将第一移动终端的信号检测数据包发送给通讯录;
5)通讯录接收到信号检测数据包后,如果第一移动终端已经连接WIFI网络或4G以上标准的移动网络,则通讯录根据所打开的联系人所记录的第一个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账号,通过处理器从存储于存储器的应用程序中调用对应的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如果第一移动终端未连接WIFI网络和4G以上标准的移动网络,则通讯录根据所打开的联系人所记录的通讯号码进行拨号通话;
6)当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调用成功后,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向对应账号发起视频通话,并且通讯录向所述处理器发出检测第三方视频通话接通与否的请求数据包B;
当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未调用成功,则通讯录通过处理器调用联系人所记录的下一个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账号对应的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并重复本步骤;
当该联系人所记录的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账号所对应的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都未调用成功的话,则通讯录根据所打开的联系人所记录的通讯号码进行拨号通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28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矿再利用之环保石头纤维纸加工方法
- 下一篇:箱包指纹智能锁及箱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