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抗菌消毒口罩用滤材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1803.9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1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微度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A41D31/30;A41D13/11;D06M11/83;D06M101/06;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消毒 口罩 用滤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日用防护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抗菌自消毒功能的口罩用滤布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实施流程包括放料、脱脂、水洗、酸洗、敏化、水洗、活化、预银、沉银、水洗、表面改性、烘干、收料等步骤,采用常规口罩用滤材经此方法处理后纤维表面即可沉积合适的纳米银颗粒,从而实现对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本发明技术可避免现有口罩滤材主要只能过滤颗粒物或飞沫,但无法查灭细菌或病毒的缺点;同时其纳米银颗粒与滤材纤维结合牢固且只分布在滤材纤维表面,与其它含银滤材相比具有可连续工业化生产、银有效利用率高、银颗粒与滤材纤维结合力强、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抗菌自消毒功能的口罩用滤布材料,属于日用防护品技术领域。通过对现有口罩原料无纺布或熔喷布进行表面处理制成自抗菌自消毒滤材,再用与普通口罩同样方法即可制成各种可实现自抗菌消毒的口罩制品。
背景技术
对于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的病毒或细菌等微生物来说,其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和气溶胶传播,患者喷嚏、咳嗽或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以及该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被接触者吸入呼吸道后导致感染,因而佩戴口罩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基本防护手段,口罩也在限制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扩散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机制一次性无纺布口罩因具有成本低防护效果好的特点而被广泛采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每隔2-4小时更换,且在佩戴或更换过程中如皮肤触及口罩污染面则有可能带来二次污染风险。
据WHO提供的研究信息,SARS冠状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塑料表面至少能存活48小时,在潮湿或液体环境中还可以存活更长时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SARS病毒类似,在自然环境中具有较强生存能力与较大致病风险;而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致病菌则通常具有更强生存能力。
病毒是最微小的,结构最简单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主要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是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由一个或多个核酸分子(DNA或RNA)组成的基因组,其外面有一层蛋白或脂蛋白的保护性包膜外壳,其中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蛋白质包膜的RNA病毒。当包膜被破坏后,DNA或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从而使病毒失活。
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荚膜、鞭毛、菌毛、纤毛等特殊结构。细胞壁作为细菌的主要防护结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是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构成双糖单元,以β-1,4糖苷键连接成大分子。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有四肽侧链,相邻聚糖纤维之间的短肽通过肽桥(革兰氏阳性菌)或肽键(革兰氏阴性菌)桥接起来,形成了肽聚糖片层结构的细胞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微度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微度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1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桶盖改进设计
- 下一篇:一种声波信号解码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