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印章的分印模组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0891.0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晓伟 |
主分类号: | B41K3/04 | 分类号: | B41K3/04;B41K3/66;B41K3/62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9 | 代理人: | 钱卫佳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印章 印模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印章的分印模组,包括壳体、印章组件和驱动机构;印章组件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第一滑动部与述第二滑动部之间设有齿轮,安装腔内设有使复位弹簧,第一、二滑动部的下端均设有印章体,两印章体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印章面;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离合机构及推杆,驱动轴的侧壁由上而下依次设有上推动部和下推动部,驱动轴的顶部与一推拉电磁铁连接;本发明用于智能印章的分印模组,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运行稳定、安全系数高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章,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印章的分印模组及其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印章,尤其是公章,是单位或法人承认或证明相应文件有效性的必要办公设备,文件上盖的印章表示该文件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印章一旦丢失被不法人员恶意利用,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损害相关人员和机构利益的严重后果,因此,通常再公司里面有专门人员管理印章,负责印章的使用、保存和维护。
但是在客观上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公章会外借,印章管理人员不可能跟着用章人到预定地点盖章;又比如印章管理人员出差、有事请假等情况但是又需用印章,此类情况导致印章管理人员无法确保印章拿去后会正经使用还是会存在恶意利用,因此市面上出现了智能印章。
传统的智能印章通过驱动单个印章体实现盖章,易破解,安全系数低,丢失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2次分印实现盖章、且具有锁止功能的用于智能印章的分印模组。
(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印章的分印模组,其包括:
壳体1,作为安装载体,所述壳体1内成型有下端敞口的安装腔;
印章组件,包括滑配在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一滑动部2和第二滑动部3,所述第一滑动部2与所述第二滑动部3之间设有齿轮13并使两滑动部的滑动方向相反,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使所述第一滑动部2有向上的运动趋势的复位弹簧5,所述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的下端均设有印章体,两印章体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印章面;
驱动机构,包括垂直滑配在所述安装腔内的驱动轴4、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部3侧壁的离合机构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部2侧壁的推杆22,所述驱动轴4的侧壁由上而下依次设有上推动部41和下推动部42,所述驱动轴的顶部与一推拉电磁铁连接;
所述驱动轴4下移时,上推动部41与所述离合机构接合并推动所述第二滑动部下移直至所述第二滑动部运动至下极限位,使所述第二滑动部下端的印章体实现盖章;
所述驱动轴继续下移,上推动部与所述离合机构脱离,下推动部与所述推杆接触并推动所述第一滑动部下移直至所述第一滑动部运动至下极限位,使所述第一滑动部下端的印章体实现盖章,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章图案;
驱动轴向上复位时,复位弹簧推动第一滑动部向上运动并使两印章体上印章面均位于壳体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用于在复位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一滑动部或所述第二滑动部上下滑移的锁止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体11和内筒体12,所述外筒体11和所述内筒体12的上端刚性连接,所述内筒体的侧壁周向均布有齿轮13,所述齿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内筒体的轴线,所述第一滑动部2为圆筒形且滑配在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体之间,所述第二滑动部3为圆筒形且滑配在所述内筒体内,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内壁及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外壁分别设有啮合于所述齿轮的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下端固定有圆环形的第一印章体21,所述第二滑动部下端固定有圆柱形的第二印章体31,所述第二印章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印章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晓伟,未经陆晓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0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态置换流医用诊舱
- 下一篇:基于智能手机的产品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