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工用高效打夯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0349.5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3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阳凯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54 | 分类号: | E02D3/054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高效 打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用高效打夯机,其结构包括打夯设备、震荡器、电机、握把,打夯设备嵌固安装在震荡器的正下方,震荡器的左侧上端安装着电机,电机位于握把的正下方,握把位于震荡器的正上方,在伸缩挤压中当设备内的空气大于连通管出气体积后,阻挡板会以嵌固轴为支点带动其内部的镶嵌壳围绕活动轴旋转,使第二弹簧紧绷后形成开口,使气流向外喷射,清理其连接端面上的水渍,当动力消失时嵌固轴会随着其第二弹簧的弹性回弹,回归工作原点后使圆形挡板闭合住固定环上端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解决以往设备因在凹槽路面工作中将水渍污垢溅洒在设备表面被腐蚀生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施工用高效打夯机。
背景技术
一种用于夯实路面的机械,多用于建设时对地基进行打平、夯实,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同时也可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对路面进行路面压平加工,用于开沟、旧路面的重修维护,由于以往震动设备与冲击板的连接端采用弹簧连接来增加震动的传递,为了避免在工作中灰尘附着在弹簧表端面而在外侧利用塑料折叠层来遮挡灰尘。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以往设备当在凹槽路面且潮湿的环境下进行工作时,冲击板的振动会将凹槽内的积水打散,会使部分水渍附着在设备外表壁,随着冲击板的不断震动会将其表面的水渍扩散,导致部分水渍流入冲击板与振动设备的连接端面形成锈渍,在高频率的振动后会使锈渍脱离形成间隙,随着设备的不断使用下,间隙随着振动逐渐增大。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施工用高效打夯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以往设备当在凹槽路面且潮湿的环境下进行工作时,冲击板的振动会将凹槽内的积水打散,会使部分水渍附着在设备外表壁,随着冲击板的不断震动会将其表面的水渍扩散,导致部分水渍流入冲击板与振动设备的连接端面形成锈渍,在高频率的振动后会使锈渍脱离形成间隙,随着设备的不断使用下,间隙随着振动逐渐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施工用高效打夯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打夯设备、震荡器、电机、握把,所述打夯设备嵌固安装在震荡器的正下方,所述震荡器的左侧上端安装着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握把的正下方,所述握把位于震荡器的正上方;所述打夯设备包括连通管、弹簧、闭气结构、连接柱、冲击板、阻拦板,所述连通管镶嵌安装在打夯设备的内侧上端面,所述弹簧包裹贴合在连接柱的外侧端面,所述闭气结构镶嵌卡合在打夯设备的连接端面,所述连接柱嵌固连接在冲击板的正上方,所述冲击板左右两侧镶嵌卡合连接着阻拦板,所述阻拦板设有两个。
更进一步的,所述闭气结构包括嵌固轴、阻挡板、镶嵌层、固定机构,所述嵌固轴右端面活动卡合连接着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位于固定机构的正上方,且与镶嵌层相接触,所述镶嵌层的内侧端面镶嵌卡合着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镶固连接在嵌固轴的右侧方,所述镶嵌层内设有双层橡胶且,贴合连接着固定机构的左右两端。
更进一步的,所述嵌固轴包括活动轴、镶嵌壳、镶嵌块、第二弹簧、固定板,所述活动轴左右两侧设有固定板,所述镶嵌壳包裹在嵌固轴的外侧端面,且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镶嵌块设于嵌固轴的左右两端,且与镶嵌壳内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镶嵌连接在固定板的外端面,所述固定板设有四个,分别安装于活动轴与镶嵌壳表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阻挡板包括第二镶嵌块、圆形挡板、橡胶层,所述第二镶嵌块嵌固安装在圆形挡板的左侧方,且与嵌固轴活动卡合在一起,所述圆形挡板位于固定机构的正上方,所述橡胶层镶嵌安装在圆形挡板的右侧方,所述橡胶层分为左右两段嵌固在圆形挡板右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嵌固板、固定环、固定块、第三镶嵌块,所述嵌固板镶嵌安装在固定环的左侧方,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右端面焊接安装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第三镶嵌块的左侧方,所述第三镶嵌块嵌固安装在固定环的外侧右端面,所述嵌固板的左侧端面弧度与嵌固轴的外轮廓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阳凯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凤阳凯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03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