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防爆性能测试装置和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0070.7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8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忠;李斌;蔡利新;刘鑫宇;周阳;洪佳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煤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54 | 分类号: | G01N25/54;G01N3/313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4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爆型 永磁 电动滚筒 防爆 性能 测试 装置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防爆性能测试装置和试验方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防爆试验槽、张力装置、内置式测压装置、信号保护装置,张力装置、内置式测压装置、信号保护装置和滚筒置于密闭式防爆试验槽体内;张力装置安装在隔爆滚筒外转子上,模拟现场受力状况;内置式测压装置安装于电动滚筒内部,两端分开布置;信号保护装置用于张力信号监测。本发明通过对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外壳施加额定载荷和过载,分别对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进行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确定受力方向及试验方法。本发明通过模拟永磁电动滚筒在实际受力状态下的进行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与传统的空载状态试验方法相比更加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爆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防爆性能测试装置和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防爆电机轴转、壳体不转,壳体和幅板承受扭矩,不承受径向外力。现有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类似传统电机式的旋转设备,将传感器直接安装在防爆壳体外壳壁上,分别在静止和旋转状态下点燃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测量其爆炸压力作为参考压力。同时在静止、空载情况下点燃其内部爆炸性气体,进行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考核其失爆性能。
现有试验设备及检测方法主要针对隔爆外壳不受外力或受力很小的内转子旋转体,驱动方式主要采用主驱动电机带动被测旋转样品的方式,主驱动电机由变频控制器控制其转速,可以实现对被测样品不同体积、电压、速度的控制,实现对所有防爆旋转设备的检验要求,测压装置直接安装在隔爆外壳上,测量内部爆炸压力。但该驱动方式无法实现内装式外转子电动滚筒的驱动旋转,采用现有方式带动滚筒定子旋转,转子固定的方式脱离实际使用情况,不满足标准要求。由于内装式电动滚筒与其他旋转设备不同,其隔爆外壳在实际工作中承受外部载荷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形变或隔爆面间隙变大,从而产生失爆现象。
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模拟载荷加载装置和试验方法来考核电动滚筒在受力状态下的主要的防爆性能。现有的多回路参考压力测量装置不适用于直接安装在旋转的隔爆外壳上进行参考压力测量。
随着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防爆试验系统在技术和旋转设备传动加载上已不满足要求,目前亟需一种针对滚筒结构特点的防爆性能测试装置和试验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能满足对电动滚筒防爆性能进行有效准确考核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防爆性能测试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防爆性能试验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防爆性能测试装置,包括:防爆试验槽、张力装置、内置式测压装置、信号保护工装,所述防爆试验槽构建密闭式防爆试验空间,并承载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样品;所述张力装置置于密闭式防爆试验槽体内,且施力部件设置在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样品的外转子上,模拟现场受力状况;所述内置式测压装置的测量终端安装于电动滚筒内部;所述信号保护装置对应张力装置和内置式测压装置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爆试验槽包括包括槽体、槽盖、配气装置、点火装置、供电装置;所述槽用构建防爆性能测试的试验空间,槽体的两端设置有相应的槽盖,以与槽体配合,在其内部形成密闭的试验空间;所述配气装置与槽体内腔连通,以向电动滚筒样品和试验槽内部充入试验用爆炸性气体;所述点火装置与槽体内腔连接配合,以用于引爆槽体内样品内的爆炸性气体;所述供电装置与槽体配合设置,以用于向槽体的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样品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张力装置由由钢丝绳、拉力计、加力装置配合构成,钢丝绳绕电动滚筒样品的外转子分布;所述拉力计和加力装置设置防爆试验槽内,拉力计的一端连接钢丝绳,另一端连接加力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置式测压装置由若干压力传感器、信号采集器和处理器配合组成,所述若干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电动滚筒样品的内部,若干压力传感器与外部的信号采集器进行数据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器与处理器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煤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煤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0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