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管桩间连接系及水下管桩间连接系的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9317.3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同民;刘旭;李斌;高宝胜;肖开乾;梁冠亭;高海林;陈建毅;戴海亮;朱佳;伦少彬;汪志祥;余江帆;王海瑞;王立强;陈杰;熊少仲;刘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27/12;E02D27/16;E02D27/52;E02B17/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兰岚 |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管桩间 连接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管桩间连接系和水下管桩间连接系的安装方法,涉及水上工程施工领域,该水下管桩间连接系包括连接系杆件和设于连接系杆件两端的轨道,所述连接系杆件两端的轨道用于设于钢管桩侧面上,且轨道沿钢管桩高度方向设置,对于连接系杆件两端的轨道,所述连接系杆件的一端位于一轨道中,另一端位于另一轨道以使连接系杆件能够沿轨道进行滑动,所述连接系杆件一端的轨道位于一钢管桩的侧面上,连接系杆件另一端的轨道位于该钢管桩相邻钢管桩的侧面上,且接系杆件两端的轨道正对设置。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了连接系作业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管桩间连接系和水下管桩间连接系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深水基础中水上施工平台的水下连接系多采用人工水下直接焊接或栓接方式进行安装,此类施工方法通常是在钢管桩施工完毕后,作业人员先水下测量连接系的设计位置以及钢管桩间的间距,然后根据测量数据对连接系的杆件进行切割组焊,最后再将组焊后的连接系整体下放至水中进行水下施焊,此种作业方法风险大,质量难以保证,且耗时较长,实际施工中施工难度也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管桩间连接系和水下管桩间连接系的安装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了连接系作业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下管桩间连接系,包括连接系杆件和设于连接系杆件两端的轨道,所述连接系杆件两端的轨道用于设于钢管桩侧面上,且轨道沿钢管桩高度方向设置,对于连接系杆件两端的轨道,所述连接系杆件的一端位于一轨道中,另一端位于另一轨道以使连接系杆件能够沿轨道进行滑动,所述连接系杆件一端的轨道位于一钢管桩的侧面上,连接系杆件另一端的轨道位于该钢管桩相邻钢管桩的侧面上,且接系杆件两端的轨道正对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轨道的下端设有限位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系杆件两端的其中一端的轨道下端设有调高钢垫板,所述调高钢垫板位于限位器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系杆件包括上横杆、斜杆和下横杆。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管桩间连接系的安装方法,用于对上述水下管桩间连接系进行安装,该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轨道焊接于钢管桩上,并在轨道的下方设置限位器;
S2:插打钢管桩至设定位置,且保证相邻两钢管桩上的轨道正对;
S3:将连接系杆件的一端放置于一钢管桩的轨道上,另一端放置于与该钢管桩相连钢管桩的轨道上,沿轨道下滑连接系杆件至限位器处,完成相邻钢管桩间连接系杆件间的安装;
S4:重复步骤S3,完成其它相邻钢管桩间连接系杆件间的安装,直至完成全部钢管桩的连接系杆件的施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将轨道焊接于钢管桩上,并在轨道的下方设置限位器,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设计,确定钢管桩的管径、壁厚和桩间距,以及连接系杆件的尺寸;
加工钢管桩、连接系杆件、轨道和限位器;
将轨道焊接于钢管桩上,并在轨道的下方焊接置限位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插打钢管桩至设定位置,且保证相邻两钢管桩上的轨道正对,具体步骤包括:
安装浮吊至设定位置,并对浮吊进行抛锚定位;
利用浮吊进行钢管桩的插打,并将钢管桩插打至设定位置,且保证相邻两钢管桩上的轨道正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9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