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雷达吸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9104.0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7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游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默格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63/00;C09D133/04;C09D5/32;C09D5/30;B01J13/06;C09K5/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胡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雷达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雷达吸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隐身涂料技术领域。该复合式雷达吸波涂料按重量份包括组分:吸波相变微胶囊60~70份、基体树脂8~10份、溶剂7~9份、分散剂3~5份、防沉剂2~3份、成膜剂1~2份;其中,构成吸波相变微胶囊的囊芯和壁材的重量份配比为2:(1~1.5),囊芯按重量份包括组分:纳米级Yb2O3微粒10~15份、纳米级石蜡微粒25~30份、硬脂酸丁酯20~30份;壁材为聚酰胺‑甲醛‑三聚氰胺的共聚物以及纳米级Fe3O4微粒构成。本发明的复合式雷达吸波涂料具备在8~14μm波段的低发射率和1~1.5μm激光下的低反射率,实现了在在8~14μm波段和1~1.5μm激光下的良好的红外隐身和激光隐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隐身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雷达吸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电子技术及现代材料技术的发展,吸波材料技术在军事以及民用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世界各国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成功地将吸波材料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电磁防护、电磁屏蔽等领域。吸波材料技术是通过设计及使用某些特定材料,减弱、抑制、吸收、偏转目标电磁波的技术。吸波涂料作为一种方便、经济、适应性好的吸波材料,最初是为航天、航空飞行器的雷达吸波需要而开发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进步,吸波涂料在地面装备、海洋装备、民用装备上也开始推广应用。
纳米隐身涂料是将纳米隐身材料与表面涂层技术相结合制备的一种新型涂料,利用现有的涂层技术,针对涂层的性能,添加纳米隐身材料,就可以获得纳米复合体系涂料。纳米隐身涂料的实施对象既可以是传统材料基体,也可以是粉末颗粒或是纤维,用于表面修饰、包覆、改性或增添新的特性。纳米材料因其具有极好的吸波特性,同时具有宽频带、兼容好、质量小和厚度薄等特点,由它制成的涂料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可以降低雷达的探测距离,同时也有可见光、红外和声纳隐身作用。现有的吸波材料大都通过金属氧化物成膜来实现对在一定频段范围的雷达波的吸收来实现隐身,然而因为金属氧化物的固有特性,在受到外界太阳光线或自身机体热辐射和热传递时,其自身也会产生部分红外波段信号,从而降低隐身涂层的隐身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雷达吸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目前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雷达吸波涂料因自身固有特性,在受到热辐射或热传递时自身产生红外波段造成的隐身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式雷达吸波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吸波相变微胶囊60~70份;
基体树脂8~10份;
溶剂7~9份;
分散剂3~5份;
防沉剂2~3份;
成膜剂1~2份;
其中,构成所述吸波相变微胶囊的囊芯和壁材的重量份配比为2:(1~1.5);
所述囊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纳米级Yb2O3微粒10~15份;
纳米级石蜡微粒25~30份;
硬脂酸丁酯20~30份;
所述壁材为聚酰胺-甲醛-三聚氰胺的共聚物以及纳米级Fe3O4微粒构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式雷达吸波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吸波相变微胶囊65~7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默格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默格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9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达吸波水性涂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输液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