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森林用检测二氧化碳环保预警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8590.4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娜 |
主分类号: | G08B17/117 | 分类号: | G08B17/117;G08B21/12;H02K7/18;H02K1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森林 检测 二氧化碳 环保 预警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森林环境监测和火灾预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森林用检测二氧化碳环保预警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齿板,齿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齿轮,齿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啮合轮,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啮合轮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压器,啮合轮与齿轮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线圈,线圈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伸展弹簧,啮合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缩弹簧,伸缩杆的内部且位于压缩弹簧的表面开设有弹性囊,弹性囊的内部开设有抽吸口。当伸缩杆推动啮合轮为逆时针旋转时,故线圈不会旋转,故从而达到了利用风力且不利用外接电力便可维持检测仪工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森林环境监测和火灾预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森林用检测二氧化碳环保预警设备。
背景技术
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且森林的面积较大,其涵盖有各种各样的植被以及树木,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一个完整的森林就是一个系统的生态圈,且由于树木植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故对人类的生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森林中树木属于易燃物品,遇到明火时会引发火灾,故现有技术对于森林环境的检测以及森林火灾的预防,常采用空气质量检测仪,而这种检测仪需靠外接电力来维持其工作,与户外森林中多变且恶劣的环境不匹配,故导致检测仪连接电线的漏电事故率升高,间接增大了森林着火的风险,因此一种森林用检测二氧化碳环保预警设备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利用风力且不利用外接电力便可维持检测仪工作、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并报警预防火灾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森林用检测二氧化碳环保预警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齿板,齿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齿轮,齿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啮合轮,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啮合轮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压器,啮合轮与齿轮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线圈,线圈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伸展弹簧,啮合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缩弹簧,伸缩杆的内部且位于压缩弹簧的表面开设有弹性囊,弹性囊的内部开设有抽吸口,伸缩杆远离啮合轮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迎风板,迎风板与伸缩杆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推杆,推杆远离迎风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磁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啮合轮带动齿轮在导向杆的表面进行滚动,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流入稳压器中,被稳压器稳定后留做备用,当伸缩杆推动啮合轮为逆时针旋转时,棘轮与棘爪不会啮合,故线圈不会旋转,故从而达到了利用风力且不利用外接电力便可维持检测仪工作的效果。
2.通过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则会与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生产固态碳酸钙,固态碳酸钙会限制伸缩杆的移动,啮合轮长时间固定不动时会触发检测仪报警,从而达到了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并报警预防火灾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啮合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棘轮,棘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棘爪,棘轮与棘爪卡接时,啮合轮会带动齿轮进行旋转,反之则不会带动齿轮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稳压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持块,挡持块为柔性材质,挡持块起到限制齿轮的移动距离的作用,避免齿轮被过度移动而使其损坏的现象出现。
优选的,所述线圈的数量是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啮合轮的两侧,啮合轮受到风力驱动影响,而森林中的风向多为固定不动的,故啮合轮会频繁的带动齿轮进行旋转,即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的量也较大,通俗的讲,当闭合回路的一部份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此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一定会发生变化,在闭合回路中就产生了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了电流,这种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优选的,所述齿轮顺时针旋转时会使棘轮与棘爪卡接,两者卡接时会带动啮合轮旋转。
优选的,所述线圈与啮合轮固定连接,且与齿轮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圈的旋转方向与磁杆产生的磁感线方向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娜,未经刘晓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85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