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密封发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7681.6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汝;邓楠;汤建国;张明建;廖思尧;王乐;李志强;黄锋;韩敬美;雷萍;郑绪东;洪鎏;龚为民;李斌;缪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2;A24F40/20;A24F40/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李静;任永利 |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功能 密封 发烟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加热卷烟烟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密封发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发烟装置包含:加热腔(2),其上端具有烟支密封组件,所述加热腔(2)内具有加热腔感应装置(2a)或者气压表,所述加热腔感应装置(2a)可以感应所述加热腔(2)内是否有气体存在或者加热腔(2)内的气压,并输出信号;抽气装置,其通过连接口(4)与所述加热腔(2)气流连通,并通过排气口(8)排出气体,所述排气口(8)可自动或者手动关闭。本发明首次设计了一种具有抽气底部密封的加热腔,其具有烟支密封组件和对加热腔抽气的抽气装置,可在烟支插入后将密封的加热腔内空气排出,实现无氧气条件下,对烟支加热。即使升高加热温度,亦不会发生燃烧现象,可以减少有氧燃烧生成的有害物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热卷烟烟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密封发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加热卷烟产品由于其低危害性和该类产品含有的科技元素,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及喜欢。而加热卷烟的原理为采用烘烤的形式,使烟草物质在低温环境挥发出尼古丁等特有的化学物质,避免高温燃烧出有害物质。但是,在烟具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氧气,使部分烟草物质被氧化燃烧,挥发出一定的如焦油等有害物质。因此,若能使得烟支加热腔内成为一个密封的无氧环境,则可以避免烟草物质发生有氧燃烧,烟草物质产生的有害物质将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密封发烟装置,所述发烟装置包含:加热腔2,其上端具有烟支密封组件,所述加热腔2内具有加热腔感应装置2a,所述加热腔感应装置2a可以感应所述加热腔2内是否有气体存在或者加热腔2内的气压,并输出信号;
抽气装置,其通过连接口4与所述加热腔2气流连通,并通过排气口8排出气体,所述排气口8可自动或者手动关闭。
此处,所述加热腔感应装置2a可以是气体感应装置,也可以是气压测量装置。
所述加热腔感应装置2a输出的信号可以是声音信号、电信号、光信号等。用户可以根据所述信号手动启动或者关闭抽吸装置,手动关闭所述排气口8。
优选地,所述加热腔感应装置2a输出的信号控制所述排气口8的开启或关闭;当所述加热腔感应装置2a输出的信号控制所述排气口8关闭后,延迟两秒后,控制加热腔2开始加热工作。
优选地,所述抽气装置为抽气泵6,其通过连接通道5与所述连接口4气流连通,所述抽气泵6与所述排气口8气流连通,开关7控制所述抽气泵6的启动和关闭。
优选地,所述连接通道5与连接口4可通过卡口或螺旋连接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烟支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加热腔口3的密封圈3a,其可以自动或手动的打开和关闭,当所述密封圈3a打开时,可以将烟支放入加热腔2内;当所述密封圈3a关闭时,其切合所述烟支的外围,将所述烟支和所述加热腔2之间的缝隙密封。
所述密封圈3a可以依靠机械装置控制,手动开启或者关闭。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3a为橡胶圈。
优选地,所述加热腔口3或所述密封圈3a上设置有烟支感应装置3b,当所述烟支1靠近或者接触所述烟支感应装置3b时,所述烟支感应装置3b控制所述密封圈3a自动打开。
此处的烟支感应装置3b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可以感应到烟支存在的感应装置。
优选地,所述加热腔感应装置2a还具有接触感应功能,且设置在所述加热腔2的底部,当其接触到所述烟支1时,控制所述密封圈3a自动关闭。
此处的加热腔感应装置2a也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可以感应到烟支已经插入加热腔2的感应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7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