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77245.9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9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军;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10K59/121 | 分类号: | H10K59/121;H01L27/02;H10K59/123;H10K59/131;H10K59/126;H10K7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莎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具有拐角的走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防护单元,所述静电防护单元与所述走线的拐角处电连接,所述静电防护单元被配置为消除所述拐角处产生的静电。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走线的拐角处连接静电防护单元用于消除静电,改善了具有拐角的走线的静电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LCD)相比,具有自发光、广色域、高对比度、轻薄等优点,目前已在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Notebook)、电视(TV)、虚拟现实设备(VR)等诸多领域应用开来,同时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异形屏产品设计,包括全面屏、刘海屏、水滴屏、圆形穿戴手表、车载异形屏等诸多形式。
对于异形屏产品,由于屏幕并非常规的矩形,导致在非显示区域进行布线时,因为各种原因使得走线具有拐角,而走线的拐角处容易发生静电损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具有拐角的走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防护单元,所述静电防护单元与所述走线的拐角处电连接,所述静电防护单元被配置为消除所述拐角处产生的静电。
可选地,所述静电防护单元为以下至少其一:
第一静电防护单元,与所述走线的拐角处电连接,被配置为通过滤波技术消除所述拐角处产生的静电;
第二静电防护单元,与所述走线的拐角处电连接,被配置为利用电压调节原理消除所述拐角处产生的静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包括电阻电容滤波电路,所述电阻电容滤波电路通过电容电阻滤波技术消除所述拐角处产生的静电。
可选地,所述电阻电容滤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电阻和至少一个电容;所述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走线的拐角处电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悬空或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介质层和第一半导体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一半导体层之间,以使第一电极层与第一半导体层之间形成所述电容。
可选地,所述第二静电防护单元包括静电防护电路,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包括至少两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其第二极连接,且所述薄膜晶体管之间串联连接;处于远端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分别连接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
所述走线的拐角处与所述静电防护电路之间具有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之间至少设置一个所述薄膜晶体管,所述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之间至少设置一个所述薄膜晶体管。
可选地,所述第二静电防护单元包括第二电极层、第二半导体层和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和第三电极层之间,以使所述第二电极层、第二半导体层和第三电极层之间形成所述薄膜晶体管。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包括源漏极层、有源层、第二介质层和栅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栅极层处于同一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与所述有源层处于同一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层处于同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7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