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 1,8-萘二胺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银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7078.8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8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奚亚男;胡淑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钰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胡洋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萘二胺 修饰 电极 制备 方法 及其 银离子 检测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8‑萘二胺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银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具体采用直接混合法制得1,8‑萘二胺修饰电极,在0.1mol/L的硝酸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使1,8‑萘二胺单体在碳糊电极本体内部形成聚合物,可实现对银离子的精准测定,并建立了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银离子的检测方法。电极具有灵敏高、检出限低、抗干扰性能强等优点,电极测定银离子的线性范围为5.4‑540μg/L,检出限为3.132μg/L。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离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8-萘二胺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银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银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可作为饮水消毒剂。水流经含银的净水剂后,可使水中银的含量显著增加,有时可达50μg/L。人体摄入过量的银可使皮肤、虹膜和粘膜着色引起中毒。我国规定饮用水中银含量不得超过50μg/L,开发痕量银的分析检测技术是必要的。
国家标准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分析生活饮用水和饮用矿泉水中的微量、痕量银。近年来,流动注射、液-液萃取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灵敏度。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也可用于微量、痕量银的测定。目前测定银离子的常规方法还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液相色谱法等。以上方法都存在操作复杂、费时费力、检测成本较高等不足之处。其中电化学分析法中,主要是采用化学修饰电极对水中的银离子进行测定,以杯芳烃及其衍生物、EDTA、BNSAO(Schiff 试剂)、Dowex(强银离子交换树脂)、肼的衍生物、S2O2-硫醚作为修饰剂,利用它们对银离子的络合等作用,具有对银离子的分子识别功能,可将银离子富集于修饰电极表面,再阳极溶出,从而建立银离子的测定方法。总体来说,电化学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廉、灵敏度高等优点。
聚萘二胺是继聚苯胺和聚吡咯之后的又一类新型导电高分子,其聚合物中含有大量活性自由胺基和亚胺基,具有对重金属离子(如银离子、铅离子、汞离子、铜离子等)的络合和还原吸附功能,将聚萘二胺应用于电化学法检测银离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8-萘二胺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1,8-萘二胺单体用2-3滴乙氰溶解,加入PVC粉末和适量四氢呋喃,待溶解完全后再加入石墨粉,待溶剂挥发干后调制均匀,将得到的碳糊状物质压入电极管的顶端凹槽,填充紧密,在称量纸上打磨光滑,用水清洗后置入0.10mol/L硝酸溶液中进行电聚合,常温下晾干,即制得所述修饰电极。
1,8-萘二胺单体的用量影像修饰电极检测银离子的性能。1,8-萘二胺单体作为银离子的富集剂,掺杂在石墨粉中的1,8-萘二胺单体经电聚合后在碳糊电极本体内部形成聚合物。当1,8-萘二胺单体用量由PVC和石墨粉质量之和的0%递增至3%时,电极对富集离子的响应值先逐渐增加再逐渐减小,在1%时达到最大,即1,8-萘二胺单体用量为PVC和石墨粉质量之和的1%时,修饰电极对银离子的响应性能最好。
进一步,1,8-萘二胺单体用量为PVC和石墨粉质量之和的0.5%-3%。
优选的,1,8-萘二胺单体用量为PVC和石墨粉质量之和的1%。
进一步,PVC和石墨粉的质量比为1∶1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1,8-萘二胺修饰电极在银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1,8-萘二胺修饰电极可作为银离子传感器进行水体中银离子的检测。
可将本发明制备的1,8-萘二胺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安装修饰铂的对电极和修饰银-氢化银的参比电极,制成检测银离子的传感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钰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钰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7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