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唑并1,3,5-三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76914.0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郑绿茵;谢桢;郭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A61P29/00;A61P31/00;A61P31/12;A61P35/00;A61P33/00;A01N43/90;A01P1/00;A01P3/00;A01P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晓琳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唑 三嗪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唑并1,3,5‑三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有机中间体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吡唑并1,3,5‑三嗪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为新型结构的1,3,5‑三嗪类化合物,拓展了1,3,5‑三嗪类化合物的种类,可在生物医药和农药中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吡唑并1,3,5‑三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将氨基吡唑类化合物、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四甲基胍和极性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在光照和20~80℃温度条件且无催化剂下进行光串联环化反应,得到所述吡唑并1,3,5‑三嗪类化合物,该制备方法无需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步骤简单,易于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中间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吡唑并1,3,5-三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3,5-三嗪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化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具有1,3,5-三嗪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结核,抗病毒,抗菌,抗疟以及作为酶抑制剂;此外,还可用于制备有机金属材料,液晶,分子探针和荧光增白剂。基于此,1,3,5-三嗪类化合物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1,3,5-三嗪类化合物的构建,如AbhishekR.Tiwari等用不同取代基的苄醇和苯甲脒盐酸盐,加入硫化镍作为催化剂,碳酸铯作碱,DMSO作为溶剂,在100℃条件下反应16h,最终经过环合反应得到不同取代基的1,3,5-三嗪类化合物,整个反应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100℃),碱以及NIS催化剂等添加剂,条件苛刻,不易控制。(参见Abhishek R.Tiwari,NIS-Catalyzed Oxidative CyclizationofAlcohols with Amidines:A Simple and Efficient,Transition-Metal Free Methodfor The Synthesis of 1,3,5-triazines.Org.Biomol.Chem.2015,13(45),10973-10976),具体反应路线如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吡唑并1,3,5-三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构建了一种新型1,3,5-三嗪类化合物,并且,该1,2,4-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过程无需催化剂,条件温和,易于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唑并1,3,5-三嗪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式I中,R1为氢、烷基、卤素或苯基;R2为苯基、苄基、萘基、苯甲酰基、烷基取代的苯基、甲氧基取代的苯基、卤素取代的苯基、三氟甲基取代的苯基、对硝基取代的苯基、对腈基取代的苯基、烷基、环己基或甲酸乙酯基。
优选地,所述R1和R2中烷基独立为1~5个碳原子的烷基;
优选地,所述R2中,烷基取代的苯基为对乙基苯基或2,4,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取代的苯基为对甲氧基苯基、2,4-二甲氧基苯基或3,4,5-三甲氧基苯基,卤素取代的苯基为氟取代的苯基、氯取代的苯基或溴取代的苯基,三氟甲基取代的苯基为对三氟甲基苯基、邻三氟甲基苯基或3,5-双(三氟甲基)苯基。
本发明提供了以上方案所述吡唑并1,3,5-三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氨基吡唑类化合物、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四甲基胍和极性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在光照和20~80℃温度条件且无催化剂下进行光串联环化反应,得到所述吡唑并1,3,5-三嗪类化合物;
所述氨基吡唑类化合物具有式II所示结构;所述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R2N=C=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师范大学,未经赣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6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蒸压活性粉末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的研制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射频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