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多镜头拍摄巡检地铁隧道管片结构缺陷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5823.5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0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华;聂敏;杨敏;李康;焦严令;许先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至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6T17/10;G06T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430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镜头 拍摄 巡检 地铁 隧道 管片 结构 缺陷 系统 方法 | ||
1.采用多镜头拍摄巡检地铁隧道管片结构缺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数据采集系统、隧道建模系统和隧道管理系统,所述隧道数据采集系统与隧道建模系统、隧道管理系统均通过移动网络通信连接,所述隧道建模系统与隧道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
所述隧道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获取隧道影像数据和隧道里程数据,所述隧道影像数据分别发送至隧道建模系统和隧道管理系统,所述隧道里程数据发送至隧道管理系统;
所述隧道建模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隧道影像数据进行影像建模,得到场景模型数据和全景影像数据,对所述场景模型数据进行修饰得到隧道场景模型,所述隧道场景模型发送至隧道管理系统,所述全景影像数据发送至隧道管理系统;
所述隧道管理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隧道数据采集系统发送的隧道影像数据、隧道里程数据和所述隧道建模系统发送的全景影像数据、隧道场景模型进行隧道病害检测和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镜头拍摄巡检地铁隧道管片结构缺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采集平台、采集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采集平台用于沿隧道内轨道行走并为采集机构提供支撑;所述采集机构与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采集机构的数据通过移动网络发送给隧道建模系统;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采集机构进行数据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多镜头拍摄巡检地铁隧道管片结构缺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平台包括平台支架,所述平台支架设有四个滑轮,所述平台支架通过所述滑轮沿隧道内轨道滑动;所述控制机构和采集机构设置在平台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多镜头拍摄巡检地铁隧道管片结构缺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机构包括底图采集装置、重点区域采集装置和里程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底图采集装置、重点区域采集装置和里程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控制数据采集动作的开始/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多镜头拍摄巡检地铁隧道管片结构缺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图采集装置具有环状支架,所述环状支架的外环均匀设有多组相机镜头,多组所述相机镜头一次拍摄两米宽的一整圈管片;所述重点区域采集装置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上设有长焦镜头,所述长焦镜头用于拍摄管道病害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多镜头拍摄巡检地铁隧道管片结构缺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里程传感器与平台支架的滑轮通过传送带传送连接,所述里程传感器用于测量采集平台的运行里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镜头拍摄巡检地铁隧道管片结构缺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建模系统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场景模型建模模块和场景模型修饰模块;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隧道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影像畸变差校正、图像增强、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和点云加密,得到隧道影像的密集点云数据;所述场景模型建模模块,用于根据隧道影像的密集点云数据进行自动化建模,得到场景模型数据和全景影像数据;所述场景模型修饰模块,用于对所述场景模型数据进行修饰,得到修饰后的隧道场景模型。
8.采用多镜头拍摄巡检地铁隧道管片结构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隧道底图影像和隧道里程数据;
基于隧道底图影像,进行隧道场景重建并生成隧道全景影像;
基于隧道场景模型、隧道全景影像和隧道里程数据,进行隧道检测,确认重点采集区域;
采集重点区域影像;
基于重点区域影像,进行病害诊断并展示在隧道场景模型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多镜头拍摄巡检地铁隧道管片结构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采集相机镜头与被测管片的距离,根据光学成像原理,获取被测管片的尺寸信息;在进行隧道场景模型的三维重建时,根据坐标转换使重建的三维隧道场景模型具有被测管片的尺寸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多镜头拍摄巡检地铁隧道管片结构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与专家系统对接,通过专家系统对病害进行远程会诊巡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至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至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58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