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音装置和混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4967.9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7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福江一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拉利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L21/003 | 分类号: | G10L21/003;G10L21/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甄雁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混音装置和混音方法。一种混音装置包括:加权电路,其配置为在特定控制目标频带内考虑频率掩盖和时间掩盖而对优先音频信号和非优先音频信号的幅度谱进行加权;幅度变换器,其配置为基于应用了加权的幅度谱而相对地放大控制目标频带内的优先音频信号的幅度谱;相位变换器,其配置为基于应用了加权的幅度谱而在控制目标频带内使非优先音频信号的相位谱接近优先音频信号的相位谱;以及混合器,其配置为在幅度谱和相位谱改变之后混合优先音频信号和非优先音频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音装置和混音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混音装置,其配置为将分别从多个声源电路输入的音频信号混合。在这种混音装置中,在正从车辆音频装置输入音乐信号的情况下,当从导航装置输入音频引导信号时,对所述音乐信号临时应用静音处理,并且将所述音频引导信号与静音后的音乐信号混合。这使得车辆驾驶员能够清楚地听到音频引导。但是,正在听音乐的乘客会感到不便,因为他/她正在听的音乐的音量暂时变得很低。
传统上已知有一种混音装置,其配置为将从多个声源电路输入的每个音频信号转换为时频平面上的数据,并且调整由时频平面上的转换后的数据所表示的幅度和相位,以确保收听者希望收听的声源电路的声音的可听度,而不显著地改变从每个声源电路输出的声音信号的幅度。日本临时专利申请No.2013-51589中公开了这种传统的混音装置的示例。
在传统的混音装置中,即使在车辆内播放音乐片段时,也能确保音频引导的可听度。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传统的混音装置,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与声源电路相对应的声音被与另一声源电路相对应的另一声音掩盖,并且收听者无法清楚地听到收听者希望清楚地听到的声音。
在下文中,收听者希望清楚地听到的声源电路的声音(即具有更高优先级的声音)将被称为“优先声音”,而具有比优先声音更低优先级的另一声源电路的声音将被称为“非优先声音”。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播放非优先声音时抑制非优先声音对优先声音的掩盖并且能够确保优先声音的可听度的混音装置和混音方法。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混音装置配置为将表示第一声音的第一音频信号与表示第二声音的第二音频信号混合,以使得收听者能够以比第二声音更优先的方式收听第一声音。所述混音装置包括:加权电路,其配置为在特定控制目标频带内考虑频率掩盖和时间掩盖中的至少一个而对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的幅度谱进行加权;幅度变换器,其配置为执行幅度谱改变处理,所述幅度谱改变处理通过基于应用了加权的幅度谱改变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的幅度谱,相对地放大控制目标频带内的第一音频信号的幅度谱;相位变换器,其配置为执行相位谱改变处理,所述相位谱改变处理通过基于应用了加权的幅度谱改变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的相位谱而在控制目标频带内使第二音频信号的相位谱接近第一音频信号的相位谱;以及混合器,其配置为在幅度谱改变处理和相位谱改变处理已经被执行了之后混合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
因此,考虑频率掩盖和时间掩盖中的至少一个而对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的幅度谱进行加权,相对地放大第一音频信号的幅度谱,并且基于应用了加权的幅度谱而在控制目标频带内使第二音频信号的相位谱接近第一音频信号的相位谱,然后混合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因此,当播放第二声音时,可以抑制第二声音对第一声音的掩盖,从而确保第一声音的可听度。
所述加权电路可以配置为通过考虑频率掩盖而对幅度谱进行加权,在控制目标频带内加宽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的幅度谱的形状,以使所述形状模拟具有幅度谱的声音掩盖在频率轴上的其它声音的范围。
因此,通过考虑频率掩盖而进行加权,当播放第二声音时,可以进一步抑制第二声音对第一声音的掩盖,并且可以确保第一声音的可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拉利旺株式会社,未经歌拉利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49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