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耳分段式浸泡清洗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4572.9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3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勇;陈声佩;王丰;刘方明;余观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23N12/02 | 分类号: | A23N12/02;B01D29/50;B01D29/9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 地址: | 350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银耳 段式 浸泡 清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耳分段式浸泡清洗机,包括有多段清洗槽,每段清洗槽包含有前喷淋装置、压泡去杂分离装置、后喷淋装置及出料输送装置,上一段清洗槽的出料输送装置输送到后一段清洗槽的前部,出料输送装置包括有输送链板,压泡去杂分离装置包括有浸入清洗槽液面下方的滚压装置,滚压装置上设置有排污孔洞,进入排污孔洞内部的杂质经设置于所对应处的清洗槽壁上的溢水口流到过滤水槽,由过滤水槽排水口排出的水引到该段清洗槽的前部进入循环使用。本发明可促进银耳与杂质的有效分离,对银耳进行彻底的清洗,同时可循环利用清洗用水,有效节约用水,且清洗后便于去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设备,尤其是指一种银耳的分段式浸泡清洗机。
背景技术
银耳浸泡与清洗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胶质溶解及杂质分离,由于现有技术没有专门的银耳清洗设备,所以大多采用人工清洗,或者采用蔬果清洗设备进行清洗,采用蔬果清洗设备由于无法达到银耳所需的浸泡清洗工艺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大量的水进行胶质稀释,造成浸泡清洗过程需消耗大量的水,同时清洗后输送带表面以及清洗机底部存在大量的残留物质,不易去除,影响后续清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促进银耳与杂质的有效分离,循环利用清洗用水,有效节约用水,以及清洗后便于去污的分段式银耳浸泡清洗机。
一种银耳分段式浸泡清洗机,包括有依次相连的多段清洗槽,每段清洗槽由前部到尾部依次布置有前喷淋装置、压泡去杂分离装置、后喷淋装置及出料输送装置,上一段清洗槽的出料输送装置输送到后一段清洗槽的前部,所述的出料输送装置包括有输送链板,所述的输送链板设置于每段清洗槽的槽下部并沿着清洗槽的长度方向延伸,位于清洗槽尾部的输送链板为斜向上布置以方便将银耳向前输送并送到下一段清洗槽,在清洗槽的前部上方设置有前喷淋装置,压泡去杂分离装置设置于清洗槽中部,所述的压泡去杂分离装置包括有浸入清洗槽液面下方的滚压装置,滚压装置上设置有排污孔洞,进入排污孔洞内部的杂质经设置于所对应处的清洗槽壁上的溢水口流到过滤水槽,过滤水槽设置有排污口及排水口,由排水口排出的水引到该段清洗槽的前部进入循环使用,在清洗槽尾部的输送链板上方设置有后喷淋装置。
本发明的分段式银耳浸泡清洗机,采用多段清洗槽串接对银耳进行清洗,使得清洗更加的干净,同时由于在每段的清洗槽内依次设置了喷淋装置、压泡去杂分离装置、出料输送装置及水循环射流装置,先利用喷淋装置进行清洗,利用压泡去杂分离装置去除杂质,银耳从压泡去杂分离装置下方通过,杂质由压泡去杂分离装置引入与压泡去杂分离装置相连通的过滤水槽,起到清洗银耳同时净化清洗槽内水的作用,同时,经过过滤水槽滤网过滤,干净的水可循环利用,杂质留在过滤水槽中,待积聚一定数量后可从排污口排出,放入清洗槽内的银耳跟随输送链板一同向前运行,达到输送链板尾端时掉落下一段清洗槽继续进行清洗。
所述的滚压装置的结构有很多,以下是本发明滚压装置的两种结构形式:
一种是:所述的滚压装置包括有空心滚筒,在滚筒壁上分布有直通滚筒内腔的孔洞,滚筒内腔对应的清洗槽壁上设置有溢流口,过滤水槽设置于清洗槽壁外侧。
另一种是:所述的滚压装置包括有平行排列的两组链轮,回转链板套装在链轮上作回转运动,回转链板上设置众多的孔洞,回转链板内腔对应的清洗槽壁上设置有溢流口,过滤水槽设置于清洗槽壁外侧。
这种结构的滚压装置,由于两组链轮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调整,在不增加链轮直径的情况下可增大内部空腔,同时加大吸污排污面积,更有利于银耳的清洗。
过滤水槽内设置于两组不同目数的滤网,第一道滤网的滤孔大于第二道滤网。
过滤水槽内设置两组不同目数的滤网,可对流入过滤槽内的水进行粗过滤及细过滤,杂质随水流从溢水口流入滤水槽后先经过可拆卸的粗过滤网,尺寸大的杂质留在了可拆卸过滤网中,便于及时清理;部分杂质通不过细过滤网,就沉淀在槽底,可以从排污口排出;经过双重滤网过滤的水则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未经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45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育苗用培育箱
- 下一篇:一种聚丙烯粒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