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74261.2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7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巍;徐长伟;李明;丁兆阳;于云武;吴潜;周红红;王丽华;张雯琪;黄帅;胡曼曼;郜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6;C04B20/02;C04B20/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配式 建筑 钢筋 连接 套筒 灌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组分:水泥700‑900份、废弃混凝土活性微粉80‑150份、石英砂800‑1100份、复合纤维10‑90份、外加剂30‑110份;所用的废弃混凝土活性微粉采用特殊的物理‑化学联用活化技术,对套筒灌浆料的力学强度提升明显,并且改善了灌浆料的流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泥基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当前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重点发展的结构形式之一。这种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能更好地实现建造质量、施工工期、人工用量和成本方面的控制,具有现场施工能耗和污染小,人力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势。装配式建筑建造的关键技术是构造部位节点间的连接,如果节点连接质量存在问题,轻则构件产生裂缝,重则引起结构解体、垮塌。目前,装配式建筑中钢筋连接主要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即常温下将水泥基灌浆料注入套筒内,灌浆料与套筒内的钢筋形成可靠粘结,通过钢筋和灌浆料在界面实现粘结作用承受起结构承载所必需的荷载。粘结作用的实质是通过钢筋将拉力传给灌浆料,再通过灌浆料传给连接套筒或其他结构件,使结构整体受力。因此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的质量以及其与套筒内钢筋粘结的程度直接决定着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及服役时间。国家发布了标准JGT408-2013《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对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的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
现有专利申请中,CN108947424A提供的套筒灌浆料中,加入了I级粉煤灰、活性硅灰、超细水镁石粉作为掺合料,加入了由玄武岩纤维、超短超细钢纤维、纳米纤维按比例复配的复合纤维,但是这种灌浆料的力学强度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问题。
授权发明CN105693173B、CN106699077B提供的套筒灌浆料,采用双掺水泥,即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叠加使用。而硅酸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水泥,水化进程与水化产物截然不同,且使用时会出现速凝或闪凝现象。即便使用缓凝剂控制水化反应,灌浆料成品也存在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具体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组分:水泥700-900份、废弃混凝土活性微粉80-150份、石英砂800-1100份、复合纤维10-90份、外加剂30-110份;
所述废弃混凝土活性微粉的制备方法为:
S1、取强度等级不低于C50的废弃混凝土破碎成粒径不超过50mm的混凝土碎块,然后400℃烘干2.5h;
S2、在烘干后的混凝土碎块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进行球磨,得到粒径不大于0.15mm的颗粒;
S3、将步骤S2所得颗粒用2400MHz频率的微波照射20min,再与羟基聚合氯化铝、粒径小于4.75mm的钙质生石灰一起粉磨至比表面积≥500㎡/kg,即得废弃混凝土活性微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42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气压力传感器
- 下一篇:具有提升挡板的传送装置及零件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