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机屏贴合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3732.8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3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冯璐;陈威兵;李玮;吴鹏;聂俊伟;王雪;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5/50;G06T7/00;G06T7/12;G06T7/136;G06T7/73;H04M1/0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熙 |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 视觉 手机 贴合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机屏贴合系统及方法,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机屏贴合系统包括:手机屏图像采集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主控模块、图像增强模块、尺寸测量模块、贴合定位模块、加热模块、加压贴合模块、屏幕贴合检测模块、供电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图像增强模块根据各像素点的亮度值以及运动强度值,确定增强调节系数,以调节边缘增强系数,从而在进行手机屏图像边缘增强时,考虑到了像素点的亮度值以及运动状态,因而得到的边缘增强后的手机屏图像效果更好;同时,通过屏幕检测模块能够有效的识别手机屏幕的各种缺陷,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及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机屏贴合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屏幕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玻璃盖板、触摸屏、液晶屏。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一般来说是需要两次贴合,在保护玻璃与触摸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而另一次的贴合则是在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按贴合的方式可以分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框贴又叫双面胶,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边固定,这也是大部分显示屏所采用的贴合方式,其优点在于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但因为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着空间层,除了显示效果大打折扣外还容易进灰。而全贴合技术即OCA光学胶将玻璃盖板与液晶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贴在一起。相较于框贴来说,可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全贴合技术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屏幕再也不会担心进灰了。液晶屏幕也因为与玻璃盖板紧密结合让强度有所提升之外,全贴合屏幕比传统屏幕更轻更薄。然而,现有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机屏贴合系统获取的手机屏图像边缘不清晰影像贴合;同时,对手机屏幕的缺陷检测方法只能针对个别缺陷进行检测,不能进行全面检测。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是:现有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机屏贴合系统获取的手机屏图像边缘不清晰影像贴合;同时,对手机屏幕的缺陷检测方法只能针对个别缺陷进行检测,不能进行全面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机屏贴合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机屏贴合方法,所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机屏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手机屏图像采集模块利用摄像器采集待贴合手机屏的原始图像数据;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待贴合手机屏的温度数据。
步骤二,通过压力检测模块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待贴合手机屏的压力数据;通过主控模块利用主机控制所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机屏贴合系统各个模块的正常工作。
步骤三,通过图像增强模块获取待贴合手机屏的原始图像;对所述手机屏的原始图像进行分解,得到所述手机图像的多个分解系数。
步骤四,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所述多个分解系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增强处理,获得至少一个增强系数;将包括至少一个增强系数的多个分解系数进行重构;根据重构后的手机屏图像中各像素点的滤波处理结果,确定各所述像素点的边缘值及边缘增强系数。
步骤五,根据各所述像素点的亮度值以及运动强度值,确定用于调节各所述像素点的边缘增强系数的增强调节系数;所述增强调节系数由各像素点的亮度增强调节系数和运动增强调节系数确定。
步骤六,利用图像增强程序根据各所述像素点的边缘值、所述边缘增强系数以及所述增强调节系数,对各所述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增强处理。
步骤七,通过尺寸测量模块利用测量器测量待贴合手机屏的尺寸数据;通过贴合定位模块利用定位机构利用定位程序对待贴合手机屏进行定位处理,设定手机屏的贴合位置。
步骤八,通过加热模块利用加热器对手机屏的待贴合部位进行加热处理;通过加压贴合模块利用加压器对手机屏进行加压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3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基站以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煤基碳原料混匀评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