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耳机、无线耳机盒以及无线耳机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72671.3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9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孙震;上官昕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A45C11/0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耳机 以及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无线耳机盒以及无线耳机设备,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第二本体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第二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触点,第二本体内包括第一电池;第三触点通电可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或者分离状态。在分离状态下,可将包括第一电池的第二本体拆卸下来,单独进行充电或者更换。这样,在无线耳机电量不足时,无需将整个无线耳机放入无线耳机盒中进行充电,而是可直接拆卸第二本体以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者更换,使得无线耳机的使用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耳机、无线耳机盒以及无线耳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耳机越来越受用户喜欢,但是,由于无线耳机小巧的定位,其电池的容量往往较小且设计成不可拆卸。这样,无线耳机的续航时间较短,当耳机电量不足时,不能拆卸无线耳机的电池进行更换,只能将无线耳机放到耳机充电盒内进行充电,充电耗费时间。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无线耳机存在电池不可更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无线耳机盒以及无线耳机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耳机的电池不可更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内包括出音组件,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和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出音组件电连接;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的第二磁性件,以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触点对应的第二触点,所述第二本体内包括第一电池,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触点;
其中,所述第三触点通电,可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或者分离状态;在所述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异极性相吸,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以使所述第一电池对所述出音组件供电;在所述分离状态下,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同极性相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盒,所述无线耳机盒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耳机适配,所述无线耳机盒包括:
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用于至少收容所述无线耳机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侧壁设置有第四触点;当所述第二本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时,所述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三触点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或者分离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设备,包括无线耳机和无线耳机盒,所述无线耳机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盒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的无线耳机盒。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无线耳机分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部分,第二本体包括第一电池,第二本体上的第三触点通电可改变第二磁性件的磁极,从磁极与第一磁性件的磁极相异变化为与第一磁性件的磁极相同,使得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离,进而将包括第一电池的第二本体拆卸下来,单独进行充电或者更换。这样,在无线耳机电量不足时,无需将整个无线耳机放入无线耳机盒中进行充电,而是可直接拆卸第二本体以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者更换,使得无线耳机的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2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