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视角的推抓协同分拣网络及其分拣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1572.3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彭刚;廖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7C5/36 | 分类号: | B07C5/36;G06T3/60;G06N3/04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徐美琳;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角 协同 分拣 网络 及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视角的推抓协同分拣网络及其分拣方法和系统,本发明训练的推抓协同分拣网络包括推动全卷积网络和抓取全卷积网络,该网络应用于机器人推抓协同分拣,分拣方法包括:分别从两个视角采集待分拣物体场景的点云图,对点云图的俯视图进行旋转,将多张旋转图像分别输入推动全卷积网络和抓取全卷积网络,得到两个网络输出的带有Q值的热力图,选取其中较大Q值的热力图作为最终的热力图;根据该热力图中最大Q值对应的像素点以及该热力图对应的旋转图像的旋转角度,控制机器人执行该热力图对应网络的分拣动作,进而完成分拣。本发明采用双视角结合深度Q学习,在面对杂乱堆叠场景时,抓取成功率高、泛化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应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双视角的推抓协同分拣网络及其分拣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物体抓取作为机器人分拣操作的主要手段,机器人抓取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分拣的效率,鲁棒高效的分拣物体是当前机器人学的研究热点。当前的物体抓取方法大多是针对非堆叠式的物体场景,利用相机拍摄场景图片,结合传统图像处理方法以及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物体的分割与识别。但随着工业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往往会存在多种目标物体、物体位姿的任意摆放、多个物体间的相互接触与遮挡等不利于分拣的情况。传统的抓取方式在面对上述情形时很难完成分拣任务。
最近,基于深度Q学习(Deep Q Network,DQN)算法的深度强化学习抓取策略为分拣任务提供了新的方向。由于深度强化学习结合了深度学习感知能力和强化学习的决策能力,使得学习得到的抓取策略能应对更为复杂的抓取场景。但是当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抓取策略在面对杂乱堆叠场景时抓取成功率低,泛化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视角的推抓协同分拣网络及其分拣方法和系统,由此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面对杂乱堆叠场景时抓取成功率低,泛化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视角的推抓协同分拣网络的训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从两个视角采集样本场景的样本点云图,对样本点云图的俯视图进行旋转,得到多张旋转样本图像;
(2)将多张旋转样本图像输入到推抓协同分拣网络,推抓协同分拣网络包括推动全卷积网络和抓取全卷积网络,两个全卷积网络分别输出带有Q值的样本热力图,将推动全卷积网络中最大Q值与抓取全卷积网络中最大Q值进行比较,选取其中较大Q值的样本热力图作为目标热力图;
(3)根据目标热力图中最大Q值对应的像素点以及该热力图对应的旋转图像的旋转角度,选择该热力图对应网络的分拣动作,作为机械臂的执行动作,并根据分拣动作进行奖励计算;
(4)利用计算结果更新目标热力图对应全卷积网络的网络参数,然后返回步骤(1)进行下一次迭代,当迭代次数达到预设值时,得到训练好的推抓协同分拣网络。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视角的推抓协同分拣网络,所述推抓协同分拣网络通过推抓协同分拣网络的训练方法训练得到,所述推抓协同分拣网络中推动全卷积网络和抓取全卷积网络的网络结构相同,
每个全卷积网络结构包括DenseNet121网络与两个卷积层进行通道级联,每个卷积层带有ReLU激活函数以及批量归一化,并进行双线性上采样。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视角的推抓协同分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从两个视角采集待分拣物体场景的点云图,对点云图的俯视图进行旋转,得到多张旋转图像;
(2)将多张旋转图像分别输入到经过本发明所述训练方法训练得到的推抓协同分拣网络,得到推动全卷积网络和抓取全卷积网络输出的带有Q值的热力图,将推动全卷积网络中最大Q值与抓取全卷积网络中最大Q值进行比较,选取其中较大Q值的热力图作为最终的热力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1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用工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通用型骨折复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