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及其节点散热动态调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0827.4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6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邹明峰;程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晓坤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浸没 式液冷 服务器 及其 节点 散热 动态 调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点散热动态调配系统,包括设置于液冷容器内并用于将其进液口与各服务器节点互相间隔的隔离板、开设于隔离板上并与各服务器节点正对的若干个通孔、设置于各通孔上的流量调节阀、设置于各服务器节点上并用于检测其温度的若干个温度传感器,以及与各流量调节阀信号连接、用于根据各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数据调节各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的控制器,以使各服务器节点的实时温度趋近于平衡。如此,利用控制器对各个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节,使得各个服务器节点尽可能处于相同流场环境中,进而使各个服务器节点的散热效率趋于平衡,避免局部节点温差过大,提高服务器整体散热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点散热动态调配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迅猛增长,在全球大力倡导的节能减排背景下,政府部门纷纷出台限制建设高PUE值的数据中心的政策,采用风冷方式的传统数据中心发展遭遇瓶颈。
浸没式液冷是一种将发热元件直接浸没在冷却液中,依靠液体循环流动带走发热元件运行产生的热量的冷却技术。浸没式液冷由于发热元件与冷却液直接接触,散热效率更高,噪音更低,能够支持更高的计算密度,更加高效节能,使得数据中心能够取得极低的PUE值。
浸没式液冷技术主要分为两相浸没和单相浸没两种技术方向,以单相浸没液冷技术为例,单相是指冷却液在循环散热过程中始终保持液相状态,在冷却液的挥发控制方面更有优势。采用单相浸没液冷技术设计的服务器系统一般由液冷容器、循环泵、换热器和若干个服务器节点等组成。各个服务器节点均安装在液冷容器内,并共同浸没在冷却液中。循环泵推动冷却液在液冷容器与换热器之间往复循环流动,使得冷却液在液冷容器内吸收各个服务器节点的热量,同时在换热器内重新冷却,最终实现对服务器散热的目的。
浸没式液冷服务器系统密闭容器内一般设计安装有较多节点,但由于容器的进液口通常仅开设在容器的一个侧面上,根据流场原理可知,靠近进液口的流场流线密,流速快,处于该流场的服务器节点的散热效率较高;反之,远离进液口的流场流线疏,流速慢,处于该流场的服务器节点的散热效率较低,从而导致了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内部各个服务器节点的散热效率不均衡的问题,服务器的整体散热性能不佳。
因此,如何使各个服务器节点的散热效率趋于平衡,避免局部服务器节点温差过大,提高服务器整体散热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点散热动态调配系统,能够使各个服务器节点的散热效率趋于平衡,避免局部服务器节点温差过大,提高服务器整体散热性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服务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点散热动态调配系统,包括设置于液冷容器内并用于将其进液口与各服务器节点互相间隔的隔离板、开设于所述隔离板上并与各所述服务器节点正对的若干个通孔、设置于各所述通孔上的流量调节阀、设置于各所述服务器节点上并用于检测其温度的若干个温度传感器,以及与各所述流量调节阀信号连接、用于根据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数据调节各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的控制器,以使各所述服务器节点的实时温度趋近于平衡。
优选地,所述进液口开设于所述液冷容器的底部,且所述隔离板铺设于所述液冷容器的底部,各所述服务器节点安装于所述隔离板的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的周向侧壁与所述液冷容器的内壁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优选地,各所述服务器节点上均设置有多个组成传感器阵列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且各所述传感器阵列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各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贴附于各自对应的所述服务器节点的各个外壁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8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