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纱加捻自动收取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0344.4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5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郑云霞;陈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云霞 |
主分类号: | D01H1/36 | 分类号: | D01H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1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 加捻 自动 收取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纺纱加捻自动收取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该纺纱加捻自动收取机构,通过旋转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从动轮旋转,从动轮带动支撑筒旋转,支撑筒带动缠绕筒旋转,再通过机架和升降连接杆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加捻后纱线的缠绕效果,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下偏心轮旋转,下偏心轮带动上偏心轮旋转,上偏心轮带动升降导柱位移,升降导柱带动限位块位移,限位块带动升降连接杆位移,升降连接杆带动支撑筒位移,支撑筒带动缠绕筒上下位移,再通过升降柜、限位螺钉、从动限位环等机构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加捻后纱线的上下规律排布缠绕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纱加捻自动收取机构。
背景技术
纺纱是一种古老的活动,自史前时代其,人类就懂得板纤维纺成长纱,然后织成布,为人类遮寒保暖,纺本身的捻度会使纤维自然而紧密的抱合在一起,因而非常有利于织造。
在现代纺织生产中,为了加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经常把多个纺线缠绕筒并排放置在同一个绕线辊,这样就容易造成纺线相互缠绕,打结等问题,极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美观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纱加捻自动收取机构,具备自动缠绕,位置精确,紧凑美观优点,解决了加捻后纺线缠绕杂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缠绕,位置精确,紧凑美观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纱加捻自动收取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所述机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偏心轮导柱,所述偏心轮导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偏心轮,所述下偏心轮的顶部啮合有上偏心轮,所述下偏心轮和上偏心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偏心架,所述上偏心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升降框,所述升降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导柱,所述升降导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连接杆,所述升降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限位环,所述从动限位环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外侧啮合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支撑筒的外侧卡接有缠绕筒,所述机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螺钉,所述机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罩壳。
优选的,所述机架从上到下分布有两大小不一圆环相连,圆环内部分别开设有通孔,顶部焊接有缸筒,缸筒内部焊接有升降导柱的限位轨道,开设有安装限位螺钉和偏心轮导柱的螺纹孔和通孔。
优选的,所述上偏心轮和下偏心轮的尺寸相同,装配时两偏心轮导柱相距最近时装配。
优选的,所述偏心架为“8”字形,两圆心分别对应下偏心轮和上偏心轮的轴心,位于下偏心轮和上偏心轮的两侧,且两偏心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导柱的长度大于两偏心轮导柱之间最大间距和最小间距的差。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开设有长度与升降导柱的长度相等的矩形槽。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宽度差等于升降导柱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的内侧焊接开设有“凹”型槽口的圆环,所述支撑筒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口。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纱加捻自动收取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纺纱加捻自动收取机构,通过旋转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从动轮旋转,从动轮带动支撑筒旋转,支撑筒带动缠绕筒旋转,再通过机架和升降连接杆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加捻后纱线的缠绕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云霞,未经郑云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阀及灶具
- 下一篇:基于多工位的连续处理金属圆管的磨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