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化定位天线和可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9641.7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0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梅波;江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7/00;H01Q1/50;H01Q1/48;H01Q15/24;H01Q1/2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陈卓宏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化 定位 天线 穿戴 设备 | ||
一种小型化定位天线和可穿戴设备,小型化定位天线,包括:环形辐射体,所述环形辐射体在工作时电流最大值的位置加载有电感器件;第一枝节,与所述述环形辐射体的耦合连接,所述第一枝节远离所述环形辐射体的一端用于接入第一馈电信号。上述的小型化定位天线通过在环形辐射体上的电流最大值的位置加载有电感器件,使得谐振频率降低。而加载的感值越大,频率越低,说明加载电感来实现小型化的效果明显,从而在使得天线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同时,保证其性能不会被削减,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定位天线和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表或手环领域,定位精度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痛点。传统的智能手表或手环定位天线多为线极化天线,但是导航卫星发出的信号通过电离层后是右旋圆极化信号,因此智能手表或手环的定位天线无法全部接收导航卫星的信号,而导航卫星的信号又被地面、高楼、树木等奇数次反射后,会变成左旋圆极化信号,将会产生的多径干扰严重影响整机的定位效果。
另外,由于可穿戴设备的体积较小,传统的无论是线极化天线或圆极化天线要集成到可穿戴设备中,由于体积受限而不得不对天线的形状或结构进行改变,使得天线的性能被大大的削减,定位精度也变低,严重影响整机的定位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定位天线和可穿戴设备,旨在解决传统的定位天线由于可利用的空间有限,使得其性能被削减,定位精度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了一种小型化定位天线,包括:
环形辐射体,所述环形辐射体在工作时电流最大值的位置加载有电感器件;
第一枝节,与所述述环形辐射体的耦合连接,所述第一枝节远离所述环形辐射体的一端用于接入第一馈电信号。
上述的小型化定位天线通过在环形辐射体上的电流最大值的位置加载有电感器件,使得谐振频率降低。而加载的感值越大,频率越低,说明加载电感来实现小型化的效果明显,从而在使得天线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同时,保证其性能不会被削减,定位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感器件为集总电感或分布电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辐射体为方形环状结构、圆角方形环状结构、矩形环状结构、圆角矩形环状结构、椭圆环状结构或圆环状结构,所述环形辐射体的等效长度与工作波长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枝节与所述环形辐射体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和所述电感器件与所述环形辐射体的中心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感器件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感器件与所述第一枝节与所述环形辐射体耦合的位置沿所述环形辐射体周缘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辐射体为方形环状结构、圆角方形环状结构、矩形环状结构或圆角矩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一枝节与所述环形辐射体的第一边耦合连接;所述电感器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环形辐射体上与所述第一边相邻的两个边的中间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枝节,与所述环形辐射体的耦合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枝节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二枝节远离所述环形辐射体的一端用于接地或者用于接入第二馈电信号,所述第一馈电信号与所述第二馈电信号的相位相差90°。
该实施例中,利用一个枝节进行耦合馈电,另一个枝节也耦合馈电或接地,从而激励环形辐射体的两个辐射模式,两个辐射模式具有相同幅度和90度的相位差,即环形辐射体产生右旋圆极化辐射,从而使得定位天线能够更好地接收导航卫星信号,同时,环形辐射体所产生的右旋圆极化辐射也可对经高楼或者地面反射的左旋圆极化导航卫星信号进行过滤,以减少多径干扰,从而有效提高可穿戴设备的定位天线的定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