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吹O2 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69302.9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李伟峰;魏光升;董凯;冯超;刘润藻;周赟;韩宝臣;吴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1C5/35 | 分类号: | C21C5/35;C21C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ase sub | ||
1.一种底吹O2-CO2-CaO转炉炼钢过程动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脱碳速率νC将底吹O2-CO2-CaO转炉吹炼过程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数据计算模块根据入炉总装入量m总、入炉铁水温度T0-1、碳含量[%C]0-1、硅含量[%Si]0-1、废钢比为γ,废钢中碳含量[%C]0-2、硅含量[%Si]0-2、目标碳含量[%C]f及目标温度Tf参数计算出吹炼耗氧量、CO2配比及石灰粉喷入量;根据入炉料结构、熔池升温速度νT及脱碳速率νC,进而通过中心控制系统制定吹炼前期的吹炼操作工艺;吹炼过程通过脱碳速率计算模块计算出脱碳速率νC,并确定吹炼中期、后期的开始时间节点,CO2计算模块通过底吹火点区温度计算模型、脱磷模型计算CO2混入比例,进而制定中期、后期的吹炼操作工艺,降低火点区温度,加强熔池搅拌,促进熔池炉渣金属的反应平衡;
在底吹O2-CO2-CaO转炉炼钢过程,底吹枪为同心环缝管,中心管采用O2+CO2混合气作为载气,将石灰粉从转炉底部直接吹入熔池,环缝喷吹冷却保护气,气体是CH4、CO2、N2、Ar;结合转炉入炉料成分和烟气成分,对吹炼过程钢液的成分及温度进行预测,根据目标钢种成分、温度要求,通过底吹火点区温度计算模型、脱磷模型计算CO2混入量,基于熔池脱碳速度,并分阶段动态调控底吹气中的CO2比例;
控制步骤如下:
根据入炉料总量m总、硅含量[%Si]及碱度R要求,由粉剂计算模块计算石灰粉喷入速度,通过公式vCao·t={[%Si]0-1·(1-γ)+[%Si]0-2·γ}·m总·R计算并调整喷吹石灰粉速度;根据顶底吹设备工作反馈参数计算转炉炉气瞬时产生量So-gas,同时根据炉气成分数据,计算出转炉吹炼过程脱碳速度变化,进而确定转炉的吹炼阶段及对应的钢液成分;炉气中CO2、CO、O2、H2的瞬时含量分别为P0-CO2、P0-CO、P0-O2、P0-H2;顶吹氧气流量为QU-O2,底吹中心气为O2+CO2混合气,底吹环缝为CH4,底吹总流量、CO2及CH4比例分别为Qb、εb-CO2、εb-CH4;根据公式2Qb(εb-CH4)=So-gas·Po-H2及底吹工作参数计算及核定炉气流量So-gas,由脱碳速率计算模块计算脱碳速度,通过公式计算转炉吹炼过程的脱碳速度;
具体控制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获取转炉入炉料结构、关键成分数据及目标参数,将之传输至数据计算模块,并通过中心控制系统制定并控制转炉吹炼前期的操作工艺;
步骤2:吹炼前期,根据步骤1制定的操作工艺,顶吹氧枪降至炉内进行吹氧,底吹枪中心管以O2+CO2混合气作为载气,将石灰粉吹入熔池,底吹枪环缝吹入CH4作为保护气,通过烟气成分数据及脱碳速率计算模块得出的脱碳速度确定吹炼前期的结束节点,
步骤3:吹炼中期,通过步骤2得到的脱碳速度确定吹炼中期的开始时间,进而制定中期操作方案,
步骤4:吹炼后期,通过脱碳速度确定吹炼后期的开始节点,根据升温速率νT,利用CO2计算模块计算后期混入CO2量,进而制定后期操作方案;
步骤5:吹炼终点,根据脱碳速率确定吹炼结束的时间节点;
步骤6:底吹中心孔气体切换为Ar,流量为2500-18400Nm3/h,底吹环缝气体切换为Ar,流量为200-1790Nm3/h,降低熔池搅拌,加速渣铁分离,倒炉出钢;
步骤(2)所述吹炼前期的具体操作方案如下:底部石灰粉喷吹速度为300-900kg/min;顶吹氧气流量为10000-63000Nm3/h,底吹中心孔O2+CO2总流量为3000-18900Nm3/h,其中CO2比例为0-100%,底吹环缝CH4流量为300-1890Nm3/h,吹炼结束时间为3-6min;
步骤(3)所述吹炼中期具体操作方案如下:底部石灰粉喷吹速度为300-900kg/min,8-10min停止喷粉;顶吹氧气流量为9000-62000Nm3/h,底吹中心孔O2流量为3000-18900Nm3/h,CO2比例为0,底吹环缝CH4流量为300-1890Nm3/h,吹炼中期结束时间为9-13min;
步骤(4)所述吹炼后期具体操作方案如下:底部石灰粉喷吹速度为0kg/min;顶吹氧气流量为9000-62000Nm3/h,底吹中心孔O2+CO2总流量为3000-18900Nm3/h,其中CO2比例为50-100%,底吹环缝CH4流量为300-1890Nm3/h,吹炼后期结束时间为13-18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3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