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9150.2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3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为麦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4 | 分类号: | H04W2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柴艳波;刘戈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天津自贸试***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时刻;判断所述第一时刻距离最近一次第一缓冲区向第二缓冲区转存数据的第二时刻是否为第一预设时长,若是,则查询所述第二缓冲区内是否有可用容量,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缓冲区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转存入所述第二缓冲区;将所述第二缓冲区中的第一检测数据发送至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与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间隔。实现了在保证数据传输速度的条件下,节省功耗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低功耗无线技术是无线经典标准的演进,专注于为设备间提供可靠、高效且低功耗的链路连接。它具有超低的功耗,可满足超长的续航能力。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蓝牙技术核心规范4.2版本已经发布。在该版本中,引入了最新的隐私保护机制,此外,该版本还大大提升了低功耗无线技术设备间数据传输的速度与可靠性。数据传输速度与封包容量的增加能够降低传输错误发生的机率并减少电池能耗,进而提升连网的效率。但是,目前低功耗无线技术降低功耗的同时,也限制了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尤其是在一个中心点,多个节点的情况下,无法同时实现低功耗与高速率传输,从而限制了无线技术在很多大数据量传输场景下的应用。
按照目前的技术机制,主机和从机之间按照固定的连接间隔进行通信,通常情况下,在连接事件到来时,从机首先监听主机的命令,当监测到主机的命令后,如果从机中有数据,就将数据发送给主机,如果没有数据,则对主机进行一次命令回复。对于数据量较大的从机,尤其是多个从机节点的时候,将导致每个连接事件中都会有数据发送,主从机之间交互较频繁,占用通信信道,且浪费功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主从机交互方式较浪费功耗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时刻;判断所述第一时刻距离最近一次第一缓冲区向第二缓冲区转存数据的第二时刻是否为第一预设时长,若是,则查询所述第二缓冲区内是否有可用容量,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缓冲区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转存入所述第二缓冲区;将所述第二缓冲区中的第一检测数据发送至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与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间隔。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从机,用于获取第一时刻;判断所述第一时刻距离最近一次第一缓冲区向第二缓冲区转存数据的第二时刻是否为第一预设时长,若是,则查询所述第二缓冲区内是否有可用容量,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缓冲区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转存入所述第二缓冲区;将所述第二缓冲区中的第一检测数据发送至主机;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所述至少一个从机与所述主机之间的连接间隔;所述主机,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用于:获取第一时刻;判断所述第一时刻距离最近一次第一缓冲区向第二缓冲区转存数据的第二时刻是否为第一预设时长,若是,则查询所述第二缓冲区内是否有可用容量,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缓冲区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转存入所述第二缓冲区;将所述第二缓冲区中的第一检测数据发送至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与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获取第一时刻;判断所述第一时刻距离最近一次第一缓冲区向第二缓冲区转存数据的第二时刻是否为大于与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间隔的第一预设时长,若是,则查询所述第二缓冲区内是否有可用容量,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缓冲区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转存入所述第二缓冲区;将所述第二缓冲区中的第一检测数据发送至目标设备的方案。基于对第一缓冲区的设定,对第一缓冲区向第二缓冲区中转存数据的时刻进行了控制,可有效控制了从机向主机发送数据的发送时刻,既可以达到向主机高速率传输数据,又可以节省主从机交互时的功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为麦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为麦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1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