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修复电磁功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8985.6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3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涛;孙新;田江晓;贺军哲;张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32;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段娜娜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电磁 功能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电磁功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自修复微胶囊的步骤,所述自修复微胶囊具有如下性质:壁材为脲醛树脂,芯材为环氧树脂和氯苯,平均尺寸为50‑200μm;(2)制备电磁功能涂料的步骤,所述电磁功能涂料包含吸收剂和树脂;(3)将自修复微胶囊、电磁功能涂料混合的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成型为电磁功能涂层的步骤。本发明采用特定的自修复微胶囊填充进电磁功能涂料之后,在外界载荷应力下,微胶囊产生破裂,内部的环氧树脂流出,在外面的固化剂的作用下,继续发生交联反应,对产生的损伤进行修补,实现涂层的自修复,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功能涂层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修复电磁功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功能涂层是由高分子材料和电磁填料制备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外界载荷环境作用下,其微观结构很容易发生变化,产生不同尺寸的微裂纹,微裂纹的扩展和汇合将导致材料宏观开裂,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附着力等大幅度降低,并最终造成复合材料内部分层等不可修复的破坏,极大地影响了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性,提高了维修成本。因此,研究聚合物材料的仿生修复-自愈合、主动、自动地对损伤部位进行检测和修复,对电磁功能涂料在目标上的应用尤为重要。
自修复材料是一种具有自动检测、识别和修复功能的智能材料。理想的自修复材料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材料整个使用寿命期限内能够持续的对损伤做出反应,二是在回复材料性能的同时对材料初始性能无影响。为了阻止材料内部微裂纹的扩展,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自修复材料一般为微胶囊结构,其可实现材料本身自我检测、识别和修复的能力,使得早期的微裂纹得以及时修复、避免其扩展成宏观裂纹,从而保证电磁功能涂层能够长久有效的使用。
发明内容
传统的电磁功能涂层在外界载荷环境作用下,容易出现脱落、开裂、剥离等现象,这极大的提高了维护和维修成本,影响了材料的正常使用性能,缩短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自修复电磁功能涂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自修复微胶囊的步骤,所述自修复微胶囊具有如下性质:壁材为脲醛树脂,芯材为环氧树脂和氯苯,平均尺寸为50-200μm;
(2)制备电磁功能涂料的步骤,所述电磁功能涂料包含吸收剂和树脂;
(3)将自修复微胶囊、电磁功能涂料混合的步骤;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成型为电磁功能涂层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吸收剂为片状铁磁性吸收剂,厚度为100-500nm,径长3-10μm;
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进一步优选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吸收剂与所述树脂的质量比为(10-20):(90-80)。
优选地,所述电磁功能涂料还包含如下的添加剂:
消泡剂;和/或
第一稀释剂,优选为丙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稀释剂与所述树脂的质量比为(10-20):2000。
优选地,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吸收剂和所述树脂混合后研磨,得到所述电磁功能涂料;
优选地,采用三辊研磨机进行所述研磨,转速优选为200-500r/min,研磨时间50-60min。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自修复微胶囊与所述电磁功能涂料的质量比为(1-10):100;
优选地,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未经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