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冲防护效果好的UV光解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8664.6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9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俊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杜家波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防护 效果 uv 光解 净化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防护效果好的UV光解净化器,包括U型固定板、第一伸缩弹簧、散热装置、UV光解净化器本体、通风罩、连接块、活动杆、滑槽、滑块、第二伸缩弹簧、立柱、第一凸粒、弹性支撑柱、U型固定座和第二凸粒,U型固定板的底部内壁中心处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对应安装有两个滑块,且两个滑块的不相邻一侧与滑槽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弹簧;本发明是通过第一伸缩弹簧和第二伸缩弹簧的共同回复力作用,将外力强度吸收、抵消,以及第一凸粒与第二凸粒间的相对运动下的摩擦阻力作用,将外力强度消耗、减弱,以免其中的零部件松动、损坏和连接处的密封性受到影响,大大提升了整体的缓冲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V光解净化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缓冲防护效果好的UV光解净化器。
背景技术
UV光解净化器是采用臭氧UV紫外线光束,来直射恶臭气体,并使其中的有害物质降解转化为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经排风管道排出室外,以达到脱臭、灭菌的目的;
且现有的UV光解净化器,处于连续工作状态下的各内部元件,易因其运行温度过高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且在其受到碰撞、冲击的过程中,还易导致其中的零部件松动、损坏,以及连接处的密封性受到影响,整体的缓冲防护效果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防护效果好的UV光解净化器,本发明是当UV光解净化器本体处于连续工作状态时,打开半导体制冷片和风扇,并由吸热片将吸收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柱上,再经导热柱将热量传递至半导体制冷片上,并通过风扇来加速内部空气的循环流通,以提升其散热效果,避免因UV光解净化器本体的运行温度过高而导致内部元件过温、烧毁的情况出现;
当UV光解净化器本体受到碰撞、冲击时,将带动第一伸缩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以及U型固定板和UV光解净化器本体发生运动,UV光解净化器本体将带动两个活动杆运动,两个活动杆带动两个滑块发生相向运动,使得第二伸缩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并由第一伸缩弹簧和第二伸缩弹簧的共同回复力作用,将外力强度吸收、抵消,而U型固定板将带动立柱运动,使得立柱与U型固定座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即带动第一凸粒与第二凸粒之间产生相对摩擦,并由两者相对运动下的摩擦阻力作用,将外力强度消耗、减弱,以免其中的零部件松动、损坏,以及连接处的密封性受到影响,大大提升了整体的缓冲防护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如何依据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解决现有的UV光解净化器,处于连续工作状态下的各内部元件,易因其运行温度过高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且在其受到碰撞、冲击的过程中,还易导致其中的零部件松动、损坏,以及连接处的密封性受到影响,整体的缓冲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缓冲防护效果好的UV光解净化器,包括U型固定板、第一伸缩弹簧、散热装置、UV光解净化器本体、通风罩、连接块、活动杆、滑槽、滑块、第二伸缩弹簧、立柱、第一凸粒、弹性支撑柱、U型固定座和第二凸粒,所述U型固定板的底部内壁中心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对应安装有两个滑块,且两个滑块的不相邻一侧与滑槽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弹簧,所述滑块的顶部安装有活动杆,且两个活动杆之间安装有UV光解净化器本体;
所述UV光解净化器本体的顶部中心处通过粘接固定有散热装置,所述UV光解净化器本体的两侧均嵌入有通风罩,所述U型固定板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第一伸缩弹簧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与UV光解净化器本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U型固定板的底部对应嵌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侧均匀分布有第二凸粒,所述立柱的底部中心处通过粘接固定有弹性支撑柱,所述弹性支撑柱的底端通过粘接固定有U型固定座,所述U型固定座的两侧内壁均匀分布有第一凸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俊,未经姚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