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荧光假单胞菌22G5及其有效成分7-羟基环庚三烯酚酮在防治作物黄萎病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68237.8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3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关雪莹;陶晓园;张海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35/06;A01N63/27;A01P3/00;C12R1/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假单胞菌 22 g5 及其 有效成分 羟基 环庚三烯酚酮 防治 作物 黄萎病 中的 应用 | ||
1.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onghuensis)22G5,其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donghuensis,于2019年07月08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存编号为CGMCC No.18084。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假单胞菌22G5在防治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含假单胞菌22G5的溶液接种于棉花作物进行棉花黄萎病防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含假单胞菌22G5的溶液中假单胞菌22G5的浓度为OD600=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接种的方法包括混土法、蘸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2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