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虾取样抄网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67636.2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3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77/00 | 分类号: | A01K77/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张敏 |
| 地址: | 510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虾取样抄网,包括:张拉装置以及连接在所述张拉装置上的捞网,所述张拉装置包括两根支杆,两根所述支杆通过一螺栓连接,所述支杆能够绕所述螺栓长度方向转动,所述螺栓长度方向与两根所述支杆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捞网与所述支杆连接位置靠近所述支杆自由端,所述捞网上开口一边缘设有浮子,所述设有浮子的边缘为所述捞网靠近所述支杆的一边缘,所述捞网下开口连接有一取虾部;所述取虾部为筒状结构,所述取虾部侧壁上开有通过孔,所述捞网内部空间与所述取虾部内部空间通过所述通过孔连通,所述取虾部筒口边缘设有浮子,本发明实现了毛虾的快速取样,同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样品捞取装置,通过长杆与网兜的配合进行精准捞取,尤其涉及一种毛虾取样抄网。
背景技术
毛虾常成群栖息于河口区、港湾以及岛屿周围、水深不超过50米的泥沙底浅海,远洋或深海区尚未发现。渤海产中国毛虾栖息于海水的中下层,夏季有时也上升到表层。因游泳能力较弱,随涨落潮而往复。冬季水温下降,稍向深处移动。春季以后,在接近河口或近岸浅水地带产卵;随着水温逐渐上升,产卵场的范围日益扩大。雌雄虾在雌性腺发育成熟后进行交配,雄虾将发育成熟的精.排于雌虾生殖板腹面前缘附近的受精囊内,卵子自生殖孔排出时受精。受精卵为半沉性,孵出后须经无节幼体期、溞状幼体期、糠虾幼体期和仔虾期多次变态方成为幼虾。一年产生2个世代。越冬虾群中的雌虾体长多数为25~35毫米,偶有少数个体达40毫米左右,雄虾体长为20~30毫米,产卵期5月下旬至7月中旬,主要产卵期为6月。其后代即第1世代,或称夏世代。夏世代雌虾体长20~30毫米,雄虾16~25毫米,产卵期7月下旬至9月下旬,主要产卵期为8月。越冬虾群产卵后大部分迅即死亡;夏世代产卵后则有一部分继续生存下来与夏世代繁殖的后代(即第2世代,或称秋世代)一道组成越冬虾群。毛虾属中一年产生2个世代的,除渤海产中国毛虾外,还有日本西部的日本毛虾。在渤海,中国毛虾形成了独立的两群,即辽东湾群和渤海湾西部群。因其分布区较小,且生命周期较短,资源量年变动甚大。
现有的毛虾样品捕捉捞网由人工手持操作,由于毛虾游动速度快,人工手持捞网的捕获效率低下,且捕获范围受人力限制较小,而船捕对于少批量的样品捕捉来说成本又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毛虾取样抄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毛虾取样抄网,包括:张拉装置以及连接在所述张拉装置上的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装置包括两根支杆,两根所述支杆通过一螺栓连接,所述支杆能够绕所述螺栓长度方向转动,所述螺栓长度方向与两根所述支杆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捞网与所述支杆连接位置靠近所述支杆自由端,所述捞网上开口一边缘设有浮子,所述设有浮子的边缘为所述捞网靠近所述支杆的一边缘,所述捞网下开口连接有一取虾部;所述取虾部为筒状结构,所述取虾部侧壁上开有通过孔,所述捞网内部空间与所述取虾部内部空间通过所述通过孔连通,所述取虾部筒口边缘设有浮子。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杆长度方向能够收缩,所述支杆收缩控制装置位于所述支杆手持端。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栓连接位置设有支撑杆,所述张拉装置与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杆靠近其自由端位置设有挂环。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捞网上开口边缘设置有绳圈。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绳圈挂套在所述挂环上,所述捞网与所述支杆通过所述绳圈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杆手持端设有限位绳。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杆自由端设有浮子。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栓位置靠近所述支杆手持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虾取样抄网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7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纽扣电池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热熔胶造粒机装置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