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密度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7420.6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1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翔;王金涛;李占宏;张竟月;许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9/08 | 分类号: | G01N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吴娜娜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密度 测量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体密度测量装置。天平连接组件的一端与天平连接。防风结构包围形成防风空间。连接结构设置于防风空间内。连接结构的一端与天平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基准物体连接。基准物体放置于被测液体中。连接结构设置于防风空间内,可以避免连接结构暴露于空气中。连接结构通过所述防风结构,分别与天平和基准物体连接,可以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受到空气对流的影响,进而避免了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通过液体密度测量装置中将连接结构设置于防风结构中,可以大大提高了测量装置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以稳定且重复的进行测量,提高了所述液体密度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质密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密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密度是表征物质内在特性的一个物理量。为描述各种物质的密度特性,以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来度量,其大小说明了物质分子排列的疏密程度。密度计量测试涉及到石油、化工、建材、轻工、商检、医疗、贸易、国防以及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密度计量的准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半成品和成品数量与质量的控制、检测及生产过程管理,而且关系到科学技术、国际贸易的促进与发展。随着我国固体密度基准的建立,要求逐步完善量值传递系统,提高测量准确度。
然而,传统的液体密度测量装置采用在烧杯内放入被测液体,并将砝码放置于装有被测液体的烧杯中,砝码在重力作用下完全浸入烧杯内的液体中,砝码的另一端通过吊钩或者吊挂丝与天平连接。进而,在测量过程中,暴露在空气中的吊钩或者吊挂丝会受到空气对流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了测量稳定性和重复性,使得测量精度偏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液体密度测量装置的吊钩或者吊挂丝受到空气对流影响导致的测量精度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测量稳定性、重复性以及测量精度的液体密度测量装置。
一种液体密度测量装置包括防风结构与连接结构。所述防风结构包围形成防风空间。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防风空间内,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用于与天平连接,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用于与基准物体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风结构包括防风管。所述防风管包围形成所述防风空间。所述防风管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风结构还包括多个固定结构。所述多个固定结构围绕所述防风管设置。所述固定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连接。所述固定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密度测量装置还包括测试容器与固定安装板。所述测试容器具有一个开口。所述固定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开口。所述固定安装板设置有连接结构通孔。所述第二安装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结构通孔,用于将所述防风管与所述测试容器连通。所述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与所述基准物体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密度测量装置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板和所述开口之间,用于对所述固定安装板与所述开口进行密封夹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密度测量装置还包括基准物体升降结构。所述基准物体升降结构包括升降导向组件与支撑组件。所述升降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板,并延伸至所述测试容器内。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升降导向组件连接。且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测试容器内,用于支撑所述基准物体进行高度的升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密度测量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与驱动结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结构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升降导向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基准物体的升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密度测量装置还包括被测液体流动管。所述被测液体流动管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板,用于将所述被测液体导入或导出所述测试容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密度测量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板,用于检测所述测试容器内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7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