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智能芯片管理功能的RJ45接口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66146.0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3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冯岭;赵呈峰;刘松强;周海霞;徐予宏;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502;H01R24/28;H01R24/6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严海晨 |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智能 芯片 管理 功能 rj45 接口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智能芯片管理功能的RJ45接口连接器。连接器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尺寸符合已知标准RJ45连接器,用于通信电缆连接。第二部分是芯片装置。第三部分是尾套。当第一部分插入到配线终端的通信端口时,第二部分的触点与配线架的检测电路连通,配线架即可读取到本连接器第二部分中智能芯片的识别码,以进行智能管理。本专利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标准RJ45连接器,大大提高开发效率以及批量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带有智能芯片管理功能的RJ45接口连接器,属于综合布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综合布线领域常规配线架跳线连接的两个端口常用手工标识,时间一长,查找、管理很不方便,于是就诞生了电子配线架。一般电子配线架的实现方式采用端口触发或扫描方式。端口触发方式不能进行乱序操作,对已连接好的跳线不能自动识别;扫描方式采用轮巡扫描自动识别跳线连接,但需专用跳线并且轮巡响应速度较慢,大型网络应用效果有待提升。因此,电子配线架出现了智能地址芯片管理的方式。
市场上有些带智能芯片管理功能的同类产品,主要是改造标准RJ45连接器,在RJ45连接器内嵌空间或者是在其尾部空间安装智能芯片,这样需要重新制作特殊的RJ45连接器,而且RJ45连接器的通信部分触点的自动化生产线也需要重新设计生产。如美国RIT公司的智能连接器,需要重新开制RJ45连接器模具,在RJ45连接器的顶端内部空间安装智能芯片管理单元,使得通信部分与智能芯片管理部分距离太近,增加了配线终端的端口设计难度,成本高且品种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带有智能芯片管理功能的RJ45接口连接器,其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带智能芯片的RJ45连接器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带有智能芯片管理功能的接口RJ45连接器,智能芯片对应唯一端口号。当配线架的跳线使用本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配线架管理主机就能读取到插入配线架端口连接器中的智能芯片唯一标识码,用以智能管理。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带有智能芯片管理功能的RJ45接口连接器,包括标准RJ45连接器、芯片装置、尾套;所述芯片装置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触点、智能芯片、芯片盒、支架;触点和智能芯片焊接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形成通路,安装在芯片盒内;芯片盒通过卡扣配合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套接电缆预装配于标准RJ45连接器的尾部,所述尾套分别与标准RJ45连接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芯片装置限位固定于标准RJ45连接器、尾套之间;所述智能芯片上设有唯一标识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尾套通过二次注塑形成,使标准RJ45连接器、支架、尾套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标准RJ45连接器与芯片支架上设有锁紧机构,作为预配装二次注塑准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端头设有T型槽,芯片盒两侧设有T字骨架,T型槽与T字骨架紧密接触固定连接;芯片盒中间设有芯片盒锁紧机构,中间部分弹性凸起,推压插入过程中芯片盒锁紧机构中间先弹起,凸起部分进入到支架相应凹槽内,芯片盒复位,两部分卡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智能芯片通过触点与配线终端的检测电路相连,配线终端读取智能芯片的唯一标识码,实现智能管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配线架端口的检测电路读取存储在所述智能芯片中的标识码,通过总线发送给智能布线系统的管理主机,管理主机处理后通过TCP/IP协议发送给数据库进行运算管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充分利用标准RJ45连接器,通过二次注塑等方式,在标准RJ45连接器上固定一个支架,将装有智能芯片的组件再连接到该支架上。充分利用标准件以及成熟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开发效率、迅速进行批量生产,而且对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性都有非常好的保障。
2)通信单元和智能管理单元分开,有利于配线架端口设计,保证接触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61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