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计时功能的呼吸防护用品配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65886.2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0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孔飞;于金宁;武珊珊;张昌运;赵盛;孙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A62B18/02;A62B18/08;A62B23/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计时 功能 呼吸 防护用品 配接器 | ||
本发明涉及呼吸防护面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带有计时功能的呼吸防护用品配接器。包括适配器壳体和呼吸计时装置,所述呼吸计时装置包括呼吸传感器、定时器/计时器、数据连接线和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单片机,呼吸传感器通过数据连接线与电路板相连,进而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与定时器/计时器控制相连;所述呼吸传感器设置在适配器壳体上。本发明可根据作业现场尘毒、环境温湿度条件,定制化设置预估穿透时间;精确统计佩戴时长,可精确掌握滤料的实际佩戴时长;当实际佩戴时长接近预估穿透时间,报警提示更换,最优化滤料的使用,为滤毒盒、滤毒罐的使用管理提供依据,降低管理及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防护面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计时功能的呼吸防护用品配接器。
背景技术
呼吸防护面罩是一种保护人员呼吸系统的特种劳保用品,是对环境中尘毒物质的最后一道防线,一般由滤件和面罩主体组成。面罩主体与使用者面部紧密贴合,隔绝空气,起到密封作用;滤件主要包括滤毒盒或滤毒罐,起到过滤毒气和粉尘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矿山、冶金、军事、消防、抢险救灾、卫生防疫和科技环保等领域。
既往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呼吸防护用品的更换周期常常缺乏科学依据,往往照搬或沿用类似企业的呼吸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然而,不同企业即使其生产工艺相同,使用的原辅料、工作制度和防护设施等也未必一致。因此,随意制定呼吸防护用品更换周期是极为错误和危险的。(参见某制罐车间呼吸防护用品选用量化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7,44(02):221-223,吕琳,胡泊,赵容,孙继东,常姗姗。)。
现阶段企业无量化指标和更换依据,从而随意制定的呼吸防护用品更换周期,这种管理方式可能带来两方面不利影响:
(1)过长的更换周期,已超过滤毒盒或滤毒罐吸附能力,造成尘毒物质穿透,工人暴露在超标的作业环境中,呼吸防护用品未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
(2)过短的更换周期,防护用品更换过于频繁,仍富余吸附能力的滤毒盒或滤毒罐被替换,造成不必要浪费。
在实际工作条件下,更危险的情况是滤毒盒超期使用,滤毒盒防护能力不能满足工作场所防护要求,对工人带来了健康风险隐患,对企业带来了运行管理隐患。
通过查阅文献,滤毒盒的穿透时长与使用环境相关性极大,通过测量滤料后的穿透浓度来确定穿透时长的方法具体工业化应用方面,存在两点难点,其一是精确的滤料后穿透浓度的测量工具繁多且存在时空限制,仅适用实验室测量,无法在实际工况中便利应用;其二,在实际工作中,随着劳动强度变化,呼吸中的水蒸气对滤料的吸附能力呈非线性影响,此部分误差难度较大。
现有较成熟的评估滤料使用时长的计算模型为3M公司综合现场毒物类型与浓度、现场温湿度参数等信息,预估计算滤料的吸附时长,为滤毒盒、滤毒罐的更换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更换周期的建议。因此,滤料的实际使用时长的统计,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工作场所条件下,滤毒盒实际使用时长难以统计,工作场所温湿度条件下,滤毒盒的更换无法提前预警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计时功能的呼吸防护用品配接器,具体为一种具有计时功能的呼吸防护面罩与滤件之间配接的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计时功能的呼吸防护用品配接器,包括适配器壳体和呼吸计时装置,所述呼吸计时装置包括呼吸传感器、定时器/计时器、数据连接线和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单片机,呼吸传感器通过数据连接线与电路板相连,进而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与定时器/计时器控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传感器设置在适配器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适配器壳体的顶部与呼吸面罩本体相互卡接;适配器壳体的底部与可拆卸过滤装置相互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5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