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65737.6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1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池增理;陈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实创模具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5/04 | 分类号: | B24B5/04;B24B9/04;B24B27/00;B24B27/033;B24B41/00;B24B41/06;B24B47/04;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孟鹏超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制品 加工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左端设置有上料导向的导料机构,且底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靠近左端位置均设置将工件抬升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放置工件的放置架,放置架向右下方倾斜设置,且位于放置架的右侧设置有多个对工件进行滚动支撑的支撑辊,支撑辊的前后两侧位置均设置有竖直的第二升降杆。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上料机构自动将放置架上的工件移动并放置到支撑辊上通过打磨机构进行打磨,并通过设置的排料机构将打磨加工好的工件自动排下,无需人为的进行吊起装夹和吊起卸料大大的提高了金属棒的打磨打工的效率,并且大大的减少人工劳动力的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制品打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棒则是通过金属棒在锻造、热处理或者轧制之前,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主要目的是:去掉金属棒表面的氧化层、毛刺,并且使金属表面的粗糙度达到规定的要求,能够满足在金属棒在后序的车削加工中对金属棒的准确装夹,保证对金属棒车削加工的精确度,而金属棒的打磨则离不开使用打磨装置进行打磨。
本发明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金属棒打磨时需要将其装夹在打磨装置上进行打磨,对于重量较轻的金属棒装夹比较方便,而重量较大的金属棒则需要通过起吊装置将其吊起装夹在打磨装置上,而且在打磨后需要再次将其吊起取下导致这种金属棒的打磨加工效率较低,而且人工劳动力输出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金属棒打磨装置打磨加工效率低和人工劳动力输出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左端设置有上料导向的导料机构,且底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靠近左端位置均设置将工件抬升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放置工件的放置架,放置架向右下方倾斜设置,且位于放置架的右侧设置有多个对工件进行滚动支撑的支撑辊,支撑辊的前后两侧位置均设置有竖直的第二升降杆,且两个第二升降杆的上端部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横梁上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机构,且移动机构的下端悬挂设置有对支撑辊上的工件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底板的上表面靠近右端位置设置有向右下方倾斜设置的排料机构,支撑辊前后两侧与前后两个第二升降杆之间均设置有横向的导轨,且导轨截面形状为T型,导轨上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上料机构,通过设置的导料机构在人为的推动下送向提升机构上将工件升起并放置在放置架上,通过设置的上料机构移动到放置架所在的位置将放置架上其中一个工件顶起并移动带支撑辊所在位置将工件放置在支撑辊上,通过支撑辊带动工件不断的转动,通过第二升降杆下降使得打磨机构下降接触到工件进行打磨,并通过设置的移动机构带动打磨机构前后移动实现对工件的均匀打磨,打磨后的工件在排料机构的作用下排出无需人为的进行吊起装夹和吊起卸料大大的提高了金属棒的打磨打工的效率,并且大大的减少人工劳动力的输出;
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一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V型搭架,且第一升降杆的下端设置有倒置的U型架,U型架下端口卡在导轨上,且U型架的内侧位于导轨的上表面位置设置有行走轮,U型架内侧两侧壁靠近下端边缘位置均设置有两个导滑轮,且导滑轮设置在T型的导轨两翼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升降杆带动V型搭架升降实现对工件的顶起和放置,并通过U型架上设置的行走轮和导滑轮实现带动第一升降杆在导轨上的移动实现对工件进行移动上料,无需人为的进行抬起或通过起吊装置吊起进行上料,大大节省人力的输出。
进一步的,移动机构包括位于横梁左右两侧的两个导板,两个导板之间位于横梁的上表面位置设置有滚动齿轮,且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滚动齿轮配合的齿条,两个导板的下端均固定在连接板的上表面,且连接板的上表面紧贴横梁的下表面设置,连接板的靠近左右两端位置均设置有两个前后设置的等高螺丝,且等高螺丝的下端穿过连接板与打磨机构固定连接,等高螺丝位于连接板和打磨机构之间的部位套设有弹簧,滚动齿轮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并通过与齿条的配合实现驱动移动机构在横梁上的移动,并通过设置的等高螺丝和弹簧实现移动机构与打磨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弹性缓冲距离实现对打磨机构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实创模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实创模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5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