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卤肉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64771.1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8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忠;张现;马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福藤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3/70 | 分类号: | A23L13/70;A23L13/40;A23L1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卤肉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酱卤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料;预处理;酱制;老汤熬制:清水130kg和焯水的鸡架、猪大骨一起大火熬煮1小时,加入复合料包1.2kg再加入葱:1kg、姜:1.2kg、食盐:3.5kg再熬煮2小时过滤得老汤约100kg;酱汤的配制:以100kg原料计;先称取100kg老汤煮沸后加入食盐:1.5kg,味精:150g,I+G:12g,料酒:500g,白糖:150g,糖稀:300g,双倍焦糖色:20g,复合料包:600g,生抽酱油:800g,再放入处理好的猪头、猪蹄或猪耳100kg,下锅后的老汤液面要高于原料5‑10cm老汤不够的话可以再补充,开大火到老汤开锅,保持5分钟。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酱卤肉,在较短的卤制时间中即可实现卤肉的口感好,使传统酱制品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酱卤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卤肉制品加工过程和产品质量基本建立在经验基础上,产品保质期短,无生产过程标准,相关的产品标准不能完全涵盖和准确表示产品质量水平,目前,中国卤肉制品生产企业存在规模小、条件简陋、设备简单、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酱卤肉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酱卤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料;
取经兽医检验合格的生猪下货包括猪头、猪蹄、猪耳;
(2)预处理;
生猪头用劈半机劈开,焯水:把备好的原料猪头、猪蹄或猪耳放入已沸的热水锅中,煮5-10分钟捞入流动的水中,清洗干净后再捞出沥水;
修整:用喷灯燎烧猪头上残留的毛根,用刀修除眼睑和耳蜗上绒毛,猪蹄、耳也要把表面的绒毛燎干净,蹄趾间及耳蜗处是重点清除的部位;
(3)酱制;
老汤熬制:清水130kg和焯水的鸡架、猪大骨一起大火熬煮1小时,加入复合料包1.2kg再加入葱:1kg、姜:1.2kg、食盐:3.5kg再熬煮2小时过滤得老汤约100kg;
酱汤的配制:以100kg原料计;先称取100kg老汤煮沸后加入食盐:1.5kg , 味精:150g,I+G:12g ,料酒:500g ,白糖:150g ,糖稀:300g, 双倍焦糖色:20g,复合料包:600g ,生抽酱油:800g ,再放入处理好的猪头、猪蹄或猪耳100kg,下锅后的老汤液面要高于原料5-10cm老汤不够的话可以再补充,开大火到老汤开锅,保持5分钟;
猪头肉:保持微沸1.5-2小时,普通煮法,开锅后焖煮1.5-2小时,然后出锅把头中的骨头取出,再把头肉放入锅中再焖0.5小时致肉烂,出锅后晾制常温;
猪蹄:开锅5-10分钟后小火焖煮2.5-3小时左右出锅晾制常温;
猪耳:开锅5-10分钟改小火焖煮30-40分钟出锅晾制常温;
(4)真空包装;
按产品要求规格:对凉制冷却后的产品切块、称重,然后真空包装。
(5)二次杀菌 ;
二次杀菌,温度100℃,15-30分钟,冷却。
(6)包装入库 ;
包装合格的产品贴上标签,打上生产日期、装箱;库温0-4℃,离地离墙大于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福藤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福藤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4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力路径拓扑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璃切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