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高强度的碳素结构钢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2090.1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5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书成;徐卫;石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C22C38/5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陈佳佳 |
地址: | 2156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强度 碳素 结构钢 材料 | ||
本发明属于钢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磨、高强度的碳素结构钢材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 0.08~0.12%,Si 0.16~0.17%,Cr 1.0~1.2%,Ni 0.15‑0.34%,Al 0.03‑0.05%,N 0.03~0.05%,V 0.5~0.9%,Mo 0.25~0.35%,Mn 0.4~0.7%,Zr 1.0~1.2%,Ta 0.01‑0.05%,S 0.001‑0.005%,B 0.004‑0.005%,Ba 0.002‑0.004%,P≤0.0015%,余量Fe;本发明利用稀土元素和工艺处理结合,在提高强度和耐磨性等方面作用显著,解决了钢材强度和耐磨性不兼备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素结构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高强度的碳素结构钢材料。
背景技术
碳素结构钢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两类。普通碳素结构钢含杂质较多,价格低廉,用于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地方,强度较低,但塑性、韧性、冷变形性能好;除少数情况外,一般不作热处理,直接使用;多制成条钢、异型钢材、钢板等;主要用于铁道、桥梁、各类建筑工程,制造承受静载荷的各种金属构件。优质碳素结构钢钢质纯净,杂质少,力学性能好,可经热处理后使用;用于制造中小齿轮、轴类、活塞销以及各种机械零件及紧固件等;但是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碳含量和锰含量均较低,导致强度和硬度较低。所以碳素结构钢强度和耐磨性或韧性很难兼具。
另一方面,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钢铁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保证高强度的同时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目前国内生产的钢材料,一般是钢中加入微合金元素,进而提高产品的性能。研究表明,钢种加入微量的V、Ti、Nb等合金元素,析出细小弥散的碳、氮化物对晶粒细化、析出强化、控制再结晶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钢的强度;但是通常钢材的强度和耐磨性是一对矛盾体;在提高钢筋强度的同时,往往造成韧性和耐磨性的降低。
因此,如何控制提高碳素结构钢的强度,同时改善其耐磨性,成为我国钢铁行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集操作简单、耐磨、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为一体的碳素结构钢材料。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高强度的碳素结构钢材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C:0.08~0.12%,Si:0.16~0.17%,Cr:1.0~1.2%,Ni 0.15-0.34%,Al 0.03-0.05%,N:0.03~0.05%,V:0.5~0.9%,Mo:0.25~0.35%,Mn:0.4~0.7%,Zr:1.0~1.2%,Ta:0.01-0.05%,S:0.001-0.005%,B:0.004-0.005%,Ba:0.002-0.004%,P≤0.0015%,余量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Mo+V)≥0.8%,(Mn+V)≤1.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磨、高强度的碳素结构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各化学成分重量称取组分,混合物料,经过冶炼,浇铸成钢坯;热压炉进行热轧;预热段≤850℃,开轧温度1050~1080℃,终轧温度为860~880℃,钢坯加热时间3~5h;热轧后开启高压水除磷;
(2)成卷:成卷时的卷取温度为600~620℃,成卷后的钢坯再次开启高压水除磷;
(3)冷轧:冷轧压下率控制在50~55%;
(4)退火与延伸:对钢材进行连续退火,退火后进行平整延伸,得到碳素结构钢。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热轧的压下率≥90%;热轧后除磷的压力为15~20MPa。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成卷后的钢坯再次开启高压水除磷的压力为12~14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2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幕发声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汽车内饰基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