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红外提香机及应用其制成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1801.3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圣洁;付立琪;何勇;夏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昆山研究开发中心;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张小培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提香机 应用 制成 茶叶 复合 烘焙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红外提香机及应用其制成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和方法,该远红外提香机包括机架和振动输送装置,振动输送装置具有多个呈上下排布并分别倾斜安装于机架上的输送板,位于上方的一输送板下出料侧的向下投影能完全落入位于下方的另一输送板上侧面的上部处,每一输送板上还各连接有一能使输送板发生振动的振动机构;每一输送板的上方还各设有远红外加热装置;该远红外提香机结构新颖合理,易于布局、节省安装空间,且对茶叶提升香气效果显著。另外,利用该远红外提香机制成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既可有效激发茶叶香气和滋味、以及延长香气的持久性,又结构合理、布局简单,可与饮料加工产线中其它设备很好联接起来,利于连续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远红外提香机及应用其制成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保持原茶风味的无糖茶饮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纯茶饮料对滋味和香气的要求较高,要求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嗜好,既要有喝茶健康的功效,又要口感不苦涩,香气浓郁。现泡茶使用热水或温水冲泡并在热的状态下饮用,热蒸汽能够烘托茶叶的头香,增加香味的扩散,且人的味觉在热状态下对苦涩味的感知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在泡茶时能充分感受到茶香带给人的愉悦感。但是饮料是被罐到容器中的,并在室温或冷藏状态下饮用,而味觉在温度低时对苦涩味较敏感,也很难感受到茶香,因此,怎样做好无糖茶饮料的口感和香气是非常重要。
焙火工艺在乌龙茶加工中应用研究较多,其可促进乌龙茶滋味和香气的改善。目前行业内对乌龙茶进行焙火处理时,常用到的焙火方法有:烘干焙火方法、炒干焙火方法、远红外焙火方法等。然而,一方面,上述焙火方法都属于单一焙火工艺,即只利用单一焙火设备对乌龙茶进行焙火处理,从而具有加工局限性,不能很好的激发茶叶香气、及维持香气的持久性;另一方面,因采用单一焙火工艺,所以对所用焙火设备的结构要求较低,因此,所用焙火设备就存在无法较好的融入饮料加工产线中的不足,即所用焙火设备存在与饮料加工产线中其它设备联接不好的弊端,从而不利于连续化生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红外提香机及应用其制成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和方法,该远红外提香机的结构新颖、合理,易于布局、且节省安装空间,又对茶叶提升香气效果显著;该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既可有效激发茶叶香气和滋味、以及延长香气的持久性,又结构合理、布局简单,可很好的与饮料加工产线中其它设备联接起来,利于连续化生产。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红外提香机,包括机架和用以输送物料的振动输送装置,所述振动输送装置具有多个呈上下排布、并分别倾斜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输送板,且位于上方的一所述输送板下出料侧的向下投影恰能够完全落入位于下方的另一所述输送板上侧面的上部处,且每一所述输送板上还各分别连接有一能够作用于所述输送板、并使所述输送板发生振动的振动机构;另外,在每一所述输送板的上方还各分别设置有能够对物料进行远红外提香处理的远红外加热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采用框体结构,多个所述输送板呈上下排布、并分别倾斜安装于所述机架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输送板各具有一为矩形板状的基板,所述基板倾斜的定位安装于所述机架中,所述基板的两宽边侧呈上下排布,且所述基板上并位于上方的一宽边侧上还固定设置有一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所述基板的两长边侧上还各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挡板;
另外,所述基板上并位于下方的另一宽边侧即为所述输送板的下出料侧;且位于上方的一所述基板的另一宽边侧向下的投影恰能够完全落入位于下方的另一所述基板上侧面的上部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昆山研究开发中心;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昆山研究开发中心;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1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