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损沙发专用纺织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60969.2 申请日: 2020-05-27
公开(公告)号: CN111593582A 公开(公告)日: 2020-08-28
发明(设计)人: 曾军堂;陈庆;司文彬;陈涛;白涛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6N3/18 分类号: D06N3/18;D06N3/00;D06N3/06;D06N3/14;D01F1/09;D01F1/10;D01F6/4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91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耐磨 沙发 专用 纺织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纺织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损沙发专用纺织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获得耐磨损的沙发面料,首先将亚麻纤维微细化用于丙纶,得到较粗的丙纶纤维;进一步,复合丙纶与聚酰胺纤维按双罗纹组织在双面大圆机编织得到基布,该基布厚实且具有良好的麻感;特别是,将硬质椰壳粉、核桃壳粉、醋酸酯淀粉、衣康酸、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硅酸钠研磨复合用于整理织物,使得织物耐磨性提升,挺括度提升,具有古朴自然的气质,而且视觉冲击感比较强;将氯化聚乙烯熔融覆于织物形成薄层,使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阻燃性非常适合用于沙发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损沙发专用纺织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沙发作为家居必备,其面料的耐用性是关键。目前纺织累的沙发面料主要有植绒布、棉布、麻布、棉麻混纺布、棉麻与合成纤维混纺等。

植绒布是利用电荷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布料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其优点是手感柔和,但不耐磨,不挺括。影响沙发品质;棉布是用棉纱织成的布,优点是吸汗透气、柔软,但易缩水、易变形;麻布是以亚麻、苎麻、黄麻、剑麻、松麻、蕉麻、青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优点是吸汗、导热、透气性佳,但手感不够轻柔舒适,易皱。

因此混纺成为目前沙发面料的发张方向。如麻布透气凉爽,冬暖夏凉,导热性能非常良好,但耐久性较差,通过与合成纤维混纺可以有效解决耐磨性、耐久性、起褶等问题。

纤维耐磨性(fiber abrasion resistance),纤维表面承受摩擦的能力。常以纤维断裂时所能经受的摩擦次数来表征;由于纤维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因而其耐摩性能的大小,决定了纤维的使用范围。例如制造袜子,就要求特别耐磨的纤维。在合成纤维中,聚酰胺纤维的耐磨性非常好,因此市场上的弹力袜都是用它来加工的,它的耐磨性为棉花的10倍,羊毛的20倍,粘胶纤维的50倍。纤维的耐磨性与含湿率有关,一般纤维在湿态下的耐磨性较低,特别是纤维素纤维的湿态耐磨性较干态时下降很多。然而直接将聚酰胺纤维与棉、麻混纺,会增加麻纤维的耐久性,但容易出现滑纤,造成聚酰胺纤维与麻纤维结合力下降,甚至起球。

申请号为20141069862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亚麻棉竹节沙发面料的生产方法,首先该面料由于天然亚麻纤维的加入,使面料凉爽透气,无静电,吸湿散热快,不沾皮肤,柔软舒适;且亚麻纤维对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虫类有杀伤力,从而使得该面料可有效防止细菌、螨虫对人体皮肤的侵害;其次该方法生产的面料经纱纬纱均采用强力高的合股线交织而成,使成布强力高、耐磨性好;且该方法采用平纹组织生产,使经纬线的捻合最紧密、质地最坚牢且外观最平挺,进一步增强了面料的强力和耐磨性;最后纬线采用粗细对比极大的竹节合股线,使面料立体层次感强,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肌理效果。

申请号为20182042296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耐划擦沙发面料,包括基布层、防水透气层、抗菌层、阻燃层、抗静电层和耐划层,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相互沉浮、交错编织而成,所述基布层的下表面涂覆有防水透气层,所述基布层的上表面依次设有抗菌层、阻燃层、抗静电层和耐划层,所述抗菌层由第二包芯纤维与亚麻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第二包芯纤维为抗菌纤维缠绕在玻璃纤维上制成,所述阻燃层为丙纶纤维和玻璃纤维交叉编织成形,所述抗静电层由第一包芯纤维与棉麻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耐划层由锦纶半光高强长丝和马海毛纤维交叉编织成形,该面料具有良好的耐划性,马海毛纤维具有抗皱能力强,耐磨性,防污性强的特点,锦纶半光高强长丝具有良好的断裂强力。

上述两个专利均增加了沙发面料的强度,但是并没有涉及如何使得沙发面料更耐磨。

耐磨损程度是决定沙发面料使用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下,耐磨性能好坏决定了沙发面料使用寿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0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