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形切边冲孔复合模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60773.3 | 申请日: | 202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东昇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苗德俊 |
| 地址: | 441058 湖北省襄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切边 冲孔 复合 | ||
一种成形切边冲孔复合模,用于薄板金属件成形切边冲孔的复合成型。导套安装在上模座上,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上,冲头固定在固定板上,切边凹模和固定板固定在上模座上,压料板挂在固定板下面,压料板置于切边凹模内孔内,弹簧穿过固定板作用在上模座和压料板之间;定位块安装在下模座上,位于板料一侧,凸凹模固定在下模座上,对向压料板。本发明使切边凹模和冲头在进入凸凹模之前,压料板在弹簧作用下先将板料压制成形,上模座继续下行后,再切除板料边缘并同时冲制成形孔,以实现零件成形和切边冲孔一次性冲压完成。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零件冲压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特别适用于低强度、薄金属以及型面较为平缓、内部有孔零件冲压成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冲压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成形切边冲孔复合模。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内部型面有孔的冲压成形零件,通常采用以下工艺方案,但分别存在很多不足及缺陷:
(1)落料、成形后再冲孔:模具结构简单,但每个工序各需要一副模具,共三副,效率低;同时,因为零件型面较为平缓,使最后一个工序冲孔时定位不稳定,导致冲孔后孔的位置精度不高。
(2)落料冲孔后再成形:相比前一方案,模具结构稍微复杂一些,需要两副模具,虽然效率有所提高,但是零件的内部孔在第一工序中先冲出来后,在第二工序成形时孔的形状会因为材料流动导致变形,仍然影响其位置精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形切边冲孔复合模,对于材料强度低、型面较为平缓、内部型面有孔的冲压成形零件,采用成形、切边、冲孔一次性复合完成的生产工艺,以提高零件尺寸精度,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导套安装在上模座上,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上,冲头固定在固定板上,切边凹模和固定板通过螺栓一和定位销一固定在上模座上,压料板通过穿过上模座的限位螺栓挂在固定板下面,压料板置于切边凹模的内孔内,弹簧穿过固定板作用在上模座和压料板之间;定位块安装在下模座上,位于板料的一侧,凸凹模通过螺栓二和定位销二固定在下模座上,凸凹模对向压料板;板料通过定位块定位置于凸凹模上,上模座带动固定板、切边凹模和压料板一起向下运动,压料板开始接触板料,在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压料板和凸凹模把板料压制成形;上模座继续下行,弹簧开始压缩,切边凹模和冲头进入凸凹模,再切除板料的边缘并同时冲制成形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计算机辅助冲压成形分析,先计算压出零件型面成型需要的力,选择合适的弹性元件,使其初始压力大于零件成形所需的力,使切边凹模和冲头在进入凸凹模之前,压料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先将板料压制成形,上模座继续下行后,再切除板料的边缘并同时冲制成形孔,以实现零件成形和切边冲孔一次性冲压完成。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零件的冲压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低强度、薄金属以及型面较为平缓、内部有孔零件的冲压成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所成型的零件示例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一种材料强度低、型面较为平缓且内部有孔的零件18的结构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东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东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0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雾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壁挂炉磁悬浮水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