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积水的中药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60306.0 申请日: 2020-05-27
公开(公告)号: CN111494535A 公开(公告)日: 2020-08-07
发明(设计)人: 张金生;张宝霞;田力;何勇;胡家力;赵珍珍;薛柯;袁书章;张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 张金生
主分类号: A61K36/8962 分类号: A61K36/8962;A61K9/06;A61P25/00;A61P7/10;A61K35/55;A61K35/413;A61K31/045;A61K35/62;A61K35/583
代理公司: 郑州豫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1 代理人: 任伟柯
地址: 450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脑积水 中药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积水的中药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凝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苍耳子、麝香、吴茱萸、牛黄、辛夷花、泽泻、苏合香、桂枝、益母草、石菖蒲、苦参、鹅不食草、冰片、瓜蒂、白芷、川芎、穿山龙、水蛭、猪牙皂、桑白皮、路路通、漏芦、白附子、荆芥、藿香、壁虎、猪芽皂、皂角刺、甘草、蕲蛇、大腹皮、芫荽、葱白。本发明发扬中医学内病外治,内外结合的中医特色疗法,开发一种以多种中药材为原料可以有效治疗治疗脑积水的中药凝胶——积水消软膏,可有效提高脑积水疗效。且该中药凝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类及中药凝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多种中药材为原料 可以有效治疗治疗脑积水的中药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脑病学诊疗技术的发展,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脑血管后遗 症发生率上升明显,尤其随着CT和MRI技术的普及,脑积水的早期检出率逐 年增多。西医治疗脑积水以脑脊液分流术为主要手段,但该法不适合所有病例, 且费用昂贵,存在手术失败风险,易继发感染和脑梗死;轻度脑积水则采用药物 治疗,主要使用脱水剂、利尿剂或脑脊液分泌抑制剂等,一般疗效不显著或仅有 轻度的暂时效果,且不宜长期应用。因此,积极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疗法,对改 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庭经济负担具有一定意义。

脑积水不是单一的疾病改变,而是诸多病理原因引起的脑脊液循环障碍、脑 脊液吸收障碍、脑脊液分泌过多、脑实质萎缩等原因造成的。按流体动力学原理 脑积水可分为交通性与梗阻性脑积水,而交通性脑积水是指脑脊液能从脑室系统 流至珠网膜下腔,但因珠网膜吸收障碍或脑脊液分泌过多而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 和珠网膜下腔积聚并不断增加。中医学对脑积水的认识源于“解颅”症,系指 婴幼儿脑积水,而对成人脑积水无明确记载。成人脑积水常表现为以头痛头晕、 嗜睡乏力、精神淡漠、智力减退、尿失禁、癫痫、锥体束损害、视乳头水肿偶伴 复视等为主的综合征。多从“饮”论治,通过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破瘀散结等 法改善脑脊液循环,促使早期患者脑室缩小,消减水肿,降低颅内压,达到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程目的等。鼻腔给药具有可避免药物胃肠道刺激和降解、 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实现脑靶向等优势,已成为制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多种给药系统的发展,鼻腔给药越来越引起学者关注。目前认为药物经 鼻腔给药进入颅内途径主要包括嗅神经通路(快)、嗅黏膜上皮通路(慢)和血液 循环通路(间接)。嗅神经通路:药物在嗅区黏膜通过胞吞或胞饮作用被嗅神经 元轴突摄取后,经过轴突、神经束,到达嗅球,进入脑组织内,是经鼻入脑绕过 血脑屏障最直接的方法,此通路起效慢,药物到达中枢神经系统需耗时几小时甚 至24h。嗅黏膜上皮通路①跨细胞途径:药物通过胞饮作用、简单扩散或载体转 运等方式进入嗅神经转运进入颅内②细胞旁通路:通过支持细胞和嗅神经之间间 隙进入细胞间液。小分子极性药物大多是通过嗅粘膜上皮通路进入脑内。此通路 几分钟内即可起效。血液循环通路:药物可通过呼吸区粘膜丰富的毛细血管进入 血液循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此途径需再经过血脑屏障才能进入颅内,许多药物限制了应用,另外还可通过淋巴系统、三叉神经、视神经等通路。因此,经鼻 给药可以使药物绕过血脑屏障靶向递到脑部,为治疗脑积水提供了一种极有发展 前景的给药途径。

药物经鼻粘膜吸收后可免受胃肠道中酶的破坏和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有 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但鼻给药的药物受以下条件的影响:①分子量大小;药物 分子量大小与鼻粘膜吸收程度有密切关系,药物分子量越大越不易吸收。鼻腔药 物转运途径可以有效、迅速地转运分子量小于1000的药物。②药物PH值;PH 值可以影响鼻粘膜清除率。动物实验表明PH7-10不影响鼻纤毛的正常运动,PH 低于6或大于11会大大降低鼻纤毛的运动性;正常人鼻腔分泌液PH值为5.5-6.5, 婴幼儿为5.0-6.0;鼻用制剂pH值宜在5.5-6.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生,未经张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0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