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揉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0120.5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0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拥军;李柱;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贝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G01L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孙丽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设备 | ||
本发明的智能揉茶设备,包括机架、揉茶盘、揉捻桶、揉茶盖、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揉捻桶转动的驱动装置和动力传递机构,用于支撑揉茶盖的支架机构,所述揉茶盘被所述机架支撑,所述揉捻桶设置在所述揉茶盘之上,所述揉茶盖通过支架机构被设置在所述揉捻桶之上,并且能相对于所述揉捻桶上下位移,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揉茶设备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揉茶盖所受到压力的压力传感装置以及PLC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装置设置在所述揉茶盖的中心轴线上,并且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其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揉捻桶内的压力,再将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传递给PLC,PLC根据压力控制加压组件调整揉捻桶内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揉茶设备。
背景技术
绿茶中的曲线茶制作一般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为了解放双手,现有技术设计出一种茶叶揉捻机。
现有的茶叶揉捻机的揉捻桶中的新叶在揉捻的过程中,工人通过自己的经验对揉捻桶内的新叶施加揉捻的压力,工人每次揉捻出的新叶的质量、口味均不能统一,揉捻工艺粗放,经验少的工人可能由于经验不足还会造成新叶揉捻失败,造成新叶的浪费,茶叶揉捻机卖给客户使用时,客户同样由于经验不足,不能立刻制作出质量、口味统一的茶叶。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均归结于,揉捻机揉捻过程中揉捻桶内压力、时间、压力和时间的比例不可知和不可控,故所以无法做出统一的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揉茶设备无法精准控制揉捻质量,揉捻工艺粗放,质量品质人为因素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智能揉茶设备,其能通过PLC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得知揉捻桶内的揉茶压力,并可以通过PLC控制器调整揉捻桶的压力,或者PLC控制揉茶设备在定值的压力下茶叶揉捻的时间,通过调整时间和压力的比例关系,稳定的制作出制茶师想要的揉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智能揉茶设备,包括机架、揉茶盘、揉捻桶、揉茶盖,支架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揉捻桶转动的驱动装置和动力传递机构,揉茶盘被机架支撑,揉捻桶设置在揉茶盘之上,揉茶盖通过支架机构被设置在揉捻桶之上,并且能相对于揉捻桶上下位移,其特征在于,智能揉茶设备还包括用于感应揉茶盖所受到压力的压力传感装置以及PLC控制器,压力传感装置设置在揉茶盖的中心轴线上,并且与PLC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压力传感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在初始状态下,压力传感器受到揉茶盖对其施加的压力为0。
进一步的,支架机构包括支架、悬臂、竖直杆,支架固定安装于动力传递机构上,悬臂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于支架,竖直杆连接于悬臂的另一端,揉茶盖安装在竖直杆的下端,压力传感装置设置在竖直杆的纵向上。
进一步的,竖直杆与压力传感器接触,但是压力传感器受到竖直杆对其施加的压力为0。
进一步的,压力传感器相对于悬臂固定,竖直杆的形状为T字形,包括横杆和竖杆,横杆与压力传感器的下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压力传感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装置壳体、壳体底板、轴套、弹簧,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压力传感装置壳体的内壁上,轴套通过螺纹连接可调节地安装于壳体底板上,竖直杆穿过轴套,与轴套相对滑动设置,弹簧设置在竖直杆的横杆与轴套之间。
进一步的,智能揉茶设备在揉茶过程中,揉茶盖受到揉捻桶内茶叶向上的压力,揉茶盖通过竖直杆将压力传递至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该压力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竖直杆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杆部与悬臂相对滑动设置,压力传感装置连接在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之间。
进一步的,智能揉茶设备还包括弹簧,弹簧设置套设在第一杆部上,并且位于悬臂与压力传感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贝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贝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01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