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区分变压器和套管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9681.3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芸;高超;蒲金雨;王国利;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9/04;G01R19/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区分 变压器 套管 局部 放电 信号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区分变压器和套管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激励源、套管、高压电容、套管末屏接地线、第一电流传感器、高压电容接地线、第二电流传感器、区分装置以及变压器;其中,所述高压电容与所述套管并联连接,所述高压电容与所述套管具有相等大小的电容量;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一电流信号;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二电流信号;所述区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流信号、所述第二电流信号的幅值差,区分局部放电信号是来自所述变压器或者所述套管。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区分变压器和套管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准确区分局部放电信号的来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区分变压器和套管局部放电信号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是电网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安全运行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变压器在运行及试验过程中会承受工频、冲击等各种电应力的作用,这些电应力作用到绝缘上有可能导致绝缘故障。表征绝缘故障目前最为灵敏的特征量是局部放电,根据局部放电的大小、性质能够判断设备目前的绝缘状态,为其状态检修提供依据。
在变压器的运行和试验中,局部放电信号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来自于变压器本体,主要是匝绝缘及主绝缘;另一种来自于套管,实际检测中往往难以区分这两种信号的来源,即使发现有局部放电,也难以判断信号到底来自变压器还是套管,这就导致了难以准确迅速的查找故障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区分变压器和套管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准确区分局部放电信号的来源,为后续故障处理提供准确指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区分变压器和套管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激励源、套管、高压电容、套管末屏接地线、第一电流传感器、高压电容接地线、第二电流传感器、区分装置以及变压器;其中,
所述激励源用于提供电压;
所述套管用于将所述激励源提供的电压引入所述变压器的内部;
所述高压电容与所述套管并联连接,所述高压电容与所述套管具有相等大小的电容量;
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套接在所述套管末屏接地线上,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一电流信号;
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套接在所述高压电容接地线上,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二电流信号;
所述区分装置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区分装置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区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流信号、所述第二电流信号的幅值差,区分局部放电信号是来自所述变压器或者所述套管。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高速示波器,所述高速示波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速示波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速示波器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电流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流信号。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高速示波器的带宽为500MHz。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高速示波器的采样率为2.5GHz。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均为高频脉冲电流传感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频带为16kHz~30MHz,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频带为16kHz~30MHz。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激励源的电压波形包括工频波形、冲击波形、直流波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区分变压器和套管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检测系统中,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96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孪生网络的智能汽车单目标跟踪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美白乳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