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级串联微型气泵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8806.0 | 申请日: | 202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6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吕健强;崔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缘循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2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刘宏博 |
| 地址: | 201613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级 串联 微型 气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级串联微型气泵,包括左侧泵、右侧泵及电机,左侧泵、右侧泵均包括泵体、安装于泵体上端的缸体、设置于缸体上方的缸盖、设置于缸体与缸盖之间的阀片、设置于缸体内的活塞、设置于活塞下端的连杆、设置于泵体内的由电机驱动的偏心轴及套设于偏心轴外侧的轴承,连杆的下端与轴承连接,左侧泵的缸盖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右侧泵的缸盖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左侧泵的偏心轴的偏心距为0.9‑1.0mm,右侧泵的偏心轴的偏心距为0.55‑0.65mm。本发明无需改变诸多零件,即可实现提高最高输出压力的目的,更易于组织生产,减少库存,生产周期短,成本更低,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级串联微型气泵。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高压摇摆活塞气泵或者活塞式空压机市场中,为了使输出压力达到单头泵的1.5到2倍的高压,一般采取进气端的泵的缸径保持不变,出气端泵的缸径减少的方式,活塞顶到缸体的距离(顶隙)保持不变,以改变行程容积,从而实现最高输出压力翻倍的目的,同时保持在两级增压的情况下,双出轴电机的两头承受的负载是均衡的。工作时,空气先从一端进气口吸入,然后从该端出气口出来后,用串气管引入高压端(二次增压)泵头的进气口,最终从高压端的出气口输出压力。然而,现有的设备对应需求多样化、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市场来说,改变缸的直径,需要改变活塞、皮碗、压盖、缸体、缸盖、垫片等诸多零件,非常复杂,不易于组织生产,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无需改变诸多零件、更易于组织生产、库存小、生产周期短、成本更低、并可有效提高最高输出压力的气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改变诸多零件、更易于生产、生产周期短、成本更低、并可有效提高最高输出压力的二级串联微型气泵。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二级串联微型气泵,包括左侧泵、右侧泵及电机,所述左侧泵、所述右侧泵均包括泵体、安装于泵体上端的缸体、设置于缸体上方的缸盖、设置于缸体与缸盖之间的阀片、设置于缸体内的活塞、设置于活塞下端的连杆、设置于泵体内的由所述电机驱动的偏心轴及套设于偏心轴外侧的轴承,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左侧泵的缸盖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右侧泵的缸盖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左侧泵的偏心轴的偏心距为0.9-1.0mm,所述右侧泵的偏心轴的偏心距为0.55-0.65mm。
所述连杆的顶部设置有调节垫片。
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左侧泵与所述右侧泵之间,所述电机为双出轴电机,所述电机的主体的左右两端通过电机紧固螺钉分别与所述左侧泵、所述右侧泵连接,所述双出轴电机的左右两个驱动轴分别与所述左侧泵的所述偏心轴、所述右侧泵的所述偏心轴连接。
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设置于所述左侧泵的缸盖右侧,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设置于所述右侧泵的缸盖左侧。
所述偏心轴的侧面设置有向内延伸至所述电机的驱动轴处的螺孔,该螺孔内螺接有配重螺钉,配重螺钉的前端抵顶所述电机的驱动轴,所述偏心轴通过所述配重螺钉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紧固连接。
所述缸盖通过缸盖螺钉与所述缸体及所述泵体连接。
所述左侧泵的右侧、所述右侧泵的左侧分别通过左右的后盖螺钉连接有后盖。
所述活塞包括压盖及设置于压盖的外圆周的皮碗,所述连杆的顶部设置有压板,所述皮碗内圈位于所述压盖与所述压板之间,所述压盖通过连杆螺钉与所述压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无需改变诸多零件,即可实现提高最高输出压力的目的,更易于组织生产,减少库存,生产周期短,成本更低,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缘循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缘循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88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工程用光缆线吹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燃煤电站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