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小型通信卫星的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8669.0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8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元瑞;梁广;顾馨月;俞杭华;贺连星;黄康;孙思月;姜兴龙;李国通;朱野;张传鑫;马菁涛;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李镝的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小型 通信卫星 通信 系统 | ||
1.一种用于小型通信卫星的通信系统,其被配置为能够布置于所述通信卫星的卫星平台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子系统,所述天线子系统包括收发相控阵天线以及反射面天线,所述天线子系统被配置为接收从卫星通信地面站发送的信号,以及将指定数据发送给指定的卫星通信地面站;
收发信机,其整体尺寸为250*114*165mm,重量为5.9Kg,所述收发信机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天线子系统的射频信号,并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处理,或响应卫星指令形成指定数据,并将所述指定数据发送给所述天线子系统,所述收发信机包括变频模块、频率源模块、数字处理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卫星平台的12V母线,输出模拟+5V、数字+5V、-5V、+9V、12V电压,为所述收发相控阵天线以及收发信机提供电源,以及所述变频模块包括:
下变频通道,其被配置为将接收自所述天线子系统的射频线号经两次变频至中频信号,所述下变频通道采用冷备份方式,包括主下变频通道以及备份下变频通道;
上变频通道,其被配置为数字处理模块输出的中频信号经两次变频至射频信号,所述上变频通道采用冷备份方式,包括主上变频通道以及备份上变频通道;
接收信号选择子模块,与所述下变频通道的输入端相连,其被配置为选择所述下变频通道的输入信号,所述接收信号选择子模块包括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以及
发送信号选择子模块,与所述上变频通道的输出端相连,被配置为选择发射广播信号的天线,所述发送信号选择子模块包括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以及
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卫星平台及所述收发信机可通信地连接,所述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存储所述通信卫星的星务遥测数据,所述星务遥测数据经由所述收发信机编码调制形成指定数据,再经由天线子系统向下广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相控阵天线为收发分置的相控阵天线体制,采用砖块式高密度混合集成方式,包括48元接收相控阵天线,以及32元发射相控阵天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天线为卡塞格伦反射面天线,包括:
环焦反射面,其被配置为对指定频段的波束进行聚焦;
波纹喇叭馈源,其被配置为对所述反射面天线进行初级照射;以及
微波网络,其被配置为形成天线的圆极化及分离收发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射频前端以及功放,其中所述射频前端布置于所述反射面天线与所述下变频通道之间,其被配置为对所述反射面天线发送的射频信号进行滤波及低噪放,以及所述功放布置于所述上变频通道与所述反射面天线之间,其被配置为将发送给所述反射面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处理模块采用集成化设计,包括:
数模转换子模块,包括数模转换ADC以及模数转换DAC,所述数模转换ADC被配置为采集所述变频模块输出的中频信号,所述数模转换ADC包含主模块及备份模块;
FPGA,与所述数模转换子模块可通信地连接,其被配置为对所述数模转换ADC输出的信号进行数字滤波、频率补偿及生成广播信号;
数字信号处理子模块DSP,与所述FPGA可通信地连接,其被配置为进行波束指向解算以及载荷控制;以及
加载控制电路,其被配置为配合外部的PROM程序存储器以及FLASH存储器,控制SRAM型处理FPGA和DSP的软件重加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的存储容量大于12GB。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通过三线制同步RS422协议与所述卫星平台进行数据传输,通过三线制LVDS协议与所述收发信机进行数据传输,以及所述卫星平台通过CAN总线控制所述存储模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采用5V供电,由所述卫星平台单独供电,通过在LRM连接器上飞线并固定到安装板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86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手操作式钢丝绳升降调节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红外成像测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