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多重德拜球层机理解析空间气候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8578.7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池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德龙 |
主分类号: | G01W1/10 | 分类号: | G01W1/10;G01V1/00;G01V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重 德拜球层 机理 解析 空间 气候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空间气候领域,尤其涉及以多重德拜球层机制对太阳系的解析。太阳内部及太阳系呈多层分布状态:日核(+),...,光球层(+),日冕层(‑),小行星带(+),科依博带(‑),奥尔特云(+)...;地球内部与地外呈多层分布状态:地核(+),...,地壳层(‑),电离层D(+),电离层E(‑),电离层F1(+),电离层F2(‑),内辐射带(+),外辐射带(‑),...。太阳活动水平由共地空间中的光球层与日冕层之间的释电状态决定;局地气候及天气主要由对应位置的地壳层(‑)和紧邻上层(+)之间的释电状态决定。依据太阳系中行星与彗星的运动位置可分析预报太阳活动水平;依据地球公转轨道位置,地球和其它星体幅角之差以及行星际磁场,可分析预报局地气候及天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气候领域,尤其涉及以荷电粒子的多重德拜球层机理来解析太阳系内 星体运动引发太阳活动和地球气候及天气状态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背景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对空间气候,尤其对太阳活动及地球气候活动的观测和研究,都 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目的是为了准确地掌握空间气候变化的规律,更有利于人类在太阳 系内的生存与探索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多重德拜球层机理,并依据该机理揭示了太阳活动规律与地球气候及天气 变化规律;另外,也揭示了原子和基本粒子的特性成因及其活动规律。
本发明依据太阳系多重德拜球层(CMDS日)机理,将太阳系内星体运动与太阳活动及地球气候变化活动紧密关联。
共地空间中,外2层组中星体释电条的磁场的Z分量与表层组中释电条的Z分量皆同性,当它们在共地空间中时输出行星际磁场分量IMF(N),外1层组 中所有星体释电条以及日冕凸区释电条的磁场分量(Z)皆同性,当它们在共地 空间中时输出行星际磁场分量IMF(S)。
共地空间内行星际磁场Z分量的源有:内外行星释电条磁场的Z分量,日冕和光球上相 应释电条与充电条的磁场的Z分量。
光球-充电凹区-黑子伴生于其紧邻的强释电凸区;木星大红斑下沉反气旋与太阳黑子下 沉反气旋机理一样,伴生于其旁的上升的强释电正气旋;同理,地球表面上,伴生于强释电 凸区-青藏高原四周的充电凹区-盆地,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貌呈现右旋上升旋扎位形;日冕 上强释电凸区(日珥)四周也伴生充电凹区;
外1层组中星体释电条对共星空间内表层组中释电条的抑制 与驱离,尤其对源于光球层(+)凸区-释电条,因光球上-黑子,即凹区-充电条伴生于其旁边的 凸区-释电条,则共星空间中外1层组中所有星体释电条对太阳黑子有抑制作 用;但是,外2层组中星体释电条,对共星空间内表层组中释电 条的助扬周期作用,尤其对源于光球层(+)凸区-释电条,因光球上-黑子,即凹区-充电条伴生 于其旁边的凸区-释电条,则共星空间中,外2层组中所有星体释电条对太阳黑 子有助扬作用。
共地空间内,太阳黑子高发期高几率对应外1层组内行星及彗星(掠日彗 星除外),且这些星体的幅角与地球幅角之差大于90°,其中内行星与地球的会合几率小,
但外2层组外行星较多,且这些星体的幅角与地球幅角之差较小;在太阳 活动水平最高期,高几率出现无内行星与地球会合事件发生。共地空间:太阳系内过日心垂 直于日地连线划分的含有地球的空间。而不含有地球的空间称背地空间。
掠日彗星邻近日冕时,外1层组彗星释电条强度激增并可产生耀斑,彗星 释电条下段所连接的日冕层上,日冕凸区生成与外展,形成日珥与CME;同时,日冕层(-) 的波动可下传导至光球层(+),可引发黑子及耀斑生成。
共地空间内,在太阳黑子高发期,高几率对应外1层组内行星较少或掠日 彗星较多,且内行星的幅角与地球幅角之差较大而外2层组外行星较多,且这 些星体的幅角与地球幅角之差较小。而在太阳黑子低发期,共地空间内内行星较多而外行星 较少,尤其在太阳极小期,彗星高几率出现外1层组共地空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德龙,未经池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85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悬臂式智能卷筒机
- 下一篇:一种仪控卡件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