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工程用电缆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7552.0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蔡佐超;廖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沃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53 | 分类号: | B65H54/553;B65H54/44;B65H54/70;B65H6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寒武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 | 杨登佐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工程 用电 线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工程用电缆绕线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座,底座上端设有收卷机构和拆卸机构,收卷机构包括与底座固定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轴,收卷轴上安装有移料机构,支撑板的一侧设有驱动收卷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收卷轴包括中心轴,中心轴的左右两端固定有转轴并可拆卸连接有挡板,所述移料机构包括与中心轴滑动连接的四个移动板,底座的一侧设有拆卸槽,拆卸机构包括固定在拆卸槽内的拆卸柱,拆卸柱上端设有可与安装块配合的第一嵌入槽,第一嵌入槽下端设有拆卸组件,拆卸组件可驱动移动板滑动,本发明具有绕卷后的电缆易于取下,便于人们回收电缆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线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配电工程用电缆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电线是配电工程中比不可少的材料,在配电工程中针对一些老旧设施需要对原有的电缆进行回收,再进行重新布线。现有的回收方式通常通过绕线装置将电缆进行收卷后,然后将收卷后的电缆从绕卷装置上取下,便于存放回收,然而电缆在收卷后重量较重与绕卷装置贴合的较紧,使得人们取下收卷后的电缆费时费力,不利于人们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配电工程用电缆绕线装置,具有绕卷后的电缆易于取下,便于人们回收电缆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工程用电缆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有收卷机构和拆卸机构,收卷机构包括与底座固定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轴,所述收卷轴上安装有移料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驱动收卷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收卷轴包括中心轴,中心轴的左右两端固定有转轴并可拆卸连接有挡板,所述移料机构包括与中心轴滑动连接的四个移动板,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拆卸槽,拆卸机构包括固定在拆卸槽内的拆卸柱,所述拆卸柱上端设有可与安装块配合的第一嵌入槽,所述第一嵌入槽下端设有拆卸组件,所述拆卸组件可驱动移动板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收卷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收卷轴转动,并在挡板的作用下使得电缆被收卷在中心轴上;在对收卷好的电缆进行拆卸时,先将安装块与支撑板分离,然后将挡板与中心中分离,然后将远离移动板一侧的安装块放置在第一嵌入槽内,使得收卷轴竖直放置便于将电缆与中心轴分离,然后通过拆卸组件驱动移动板向下滑动即可推动收卷好的电缆向下移动落入拆卸槽内,如此使得收卷好的电缆拆卸方便省力,便于将收卷好的电缆取下回收另一条电缆,提高回收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左侧支撑板固定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左侧转轴上固定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能够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实现对中心的驱动,便于收卷电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轴内设有移动腔,所述中心轴的周向侧壁上均布有四个与移动腔连通的移动槽,所述移料机构还包括与移动腔左右两端转动连接的移动丝杆,移动丝杆的左右两端固定有传动杆,右侧转轴端部固定有方形杆,右侧传动杆穿过方形杆固定有辅助齿轮,左侧传动杆穿过转轴固定有手轮,移动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环,所述移动板滑设在移动槽内并与移动环固定;所述第一嵌入槽下端设有可与方形杆配合的配合的第二嵌入槽,所述第二嵌入槽的下端设有辅助腔,所述拆卸组件包括安装在辅助腔内的辅助电机,所述辅助电机的电机轴上并固定有齿圈,所述辅助齿轮可与齿圈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卷电缆时,移动板位于靠近从动齿轮的一侧,在将收卷好的电缆拆除时,将远离从动齿轮一侧的安装块嵌入到第一嵌入槽内,并使得方形杆嵌入第二嵌入槽,从而使得中心轴无法转动,然后转动手轮使得辅助齿轮能够嵌入到齿圈内,然后启动辅助电机,辅助电机带动齿圈转动进而带动辅助齿轮转动,使得移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实现对电缆的推动,便于人们将电缆从收卷轴上拆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沃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沃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7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