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希瓦氏菌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7365.2 | 申请日: | 202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邹德勋;郑旭升;郭荣欣;刘研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希瓦氏菌 修复 污染 土壤 方法 | ||
一种希瓦氏菌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将希瓦氏菌与铬污染土壤充分混合,以实现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投加的希瓦氏菌的细胞密度为(2‑3)×109个/mL;希瓦氏菌为按5%体积接种量在LB培养基中30℃,180rpm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的成熟菌株;修复过程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修复的时间为80天,温度为30±1℃。本方法中的希瓦氏菌还对不同浓度的六价铬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效果,并且在修复过程中无需加入菌液外的其他物质,为高浓度六价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绿色环保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希瓦氏菌在铬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据2014年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已有 16.1%的土壤受到污染,其中无机污染物占82.8%,而铬污染的点位超标率为 1.1%。六价铬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严重危害人体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人类生产活动中的铬盐工业如印染、冶金、电镀、制革等行业都能够使土壤中受到铬污染,有一些严重污染地块中的六价铬浓度甚至可以达到 3000mg/kg以上,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极大。针对这些污染程度较重的土壤,修复方法大多为物理法或化学法。物理修复方法主要是向土壤中加入一些材料,通过吸附或固化作用来降低Cr(VI)浓度。但是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较高。化学修复方法主要是向土壤中加入一些具有还原作用的药剂,来将Cr(VI)还原为Cr(III)。但是这种方法会向土壤中引入新的污染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微生物修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较低,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管理以及操作相对来说非常便捷,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绿色环保。专利1:贺治国, 曾强,钟慧,胡亮.一种厌氧硫酸盐还原菌协同铁基材料修复汞和铬深层污染土壤的方法和试剂[P].CN110484275A,2019-11-22.研究发现采用厌氧硫酸盐还原菌协同铁基材料对Cr(VI)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可以使土壤中Cr(VI)浓度从 1287.61mg/kg降低至50.92mg/kg。文献1:[1]SU C,LI L,YANG Z,et al.Cr(VI) reduction in chromium-contaminated soil byindigenous microorganisms under aerobic condition[J].Transactions of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9, 29(6):1304–1311.研究表明对于Cr(VI)浓度为1521.9mg/kg的污染土壤,通过土著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以使Cr(VI)浓度降低至199.2mg/kg。
但是,对于Cr(VI)浓度超过3000mg/kg的污染土壤,有关微生物修复的方法还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希瓦氏菌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本方法中的希瓦氏菌还对不同浓度的六价铬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效果,并且在修复过程中无需加入菌液外的其他物质,为高浓度六价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绿色环保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希瓦氏菌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希瓦氏菌菌液与高浓度铬污染土壤混合均匀,以实现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
进一步地,所述的修复过程中投加的希瓦氏菌的细胞密度为(2-3)×109个/mL。
进一步地,所述的修复过程需要在厌氧环境中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的修复过程需要在30±1℃条件下进行8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73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