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基于声纹认证完成人脸识别认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6859.9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0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微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10L1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苏冲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信环西路19号泰达***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基于 声纹 认证 完成 识别 认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基于声纹认证完成人脸识别认知方法,基于声纹认证,获取当前用户人脸图像并调取与用户对应的用户人脸图谱;更新当前用户的存储信息;修改机器人的存储参数;机器人根据修改后的参数与当前用户进行人机交互。本发明所述的通过声纹识别调取与用户对应的存储参数,再通过表情识别、场景识别和语音识别来实时更新用户存储信息,进而修改机器人的参数设置,在之后的人机交互中,机器人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用户当前状态信息进行推理和反馈,提高智能化程度,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基于声纹认证 完成人脸识别认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机器人不仅在工业、医学、农业或者军事上应用广泛, 更是在生活上开始慢慢地融入人类的社交。目前,市面上的机器人多数都 只是提供简单的人机交互,并未存储有与用户相关的用户存储信息,因而无 法根据用户的信息输入来修改用户存储信息中的用户信息,因此无法表现出 多样性的反馈。同时现有机器人问答系统的回答一般不考虑到提问者的身份, 也不考虑提问者的表情和语气,做一个通用的回答,这种问答系统的智能化 程度较低,不能很好的与提问者进行交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机器人基于声纹认证完成人脸识别认知 方法,以使得机器人能够通过声纹识别捕获大量用户信息,从而在交互过程 中,完成用户的人脸识别认知,使得机器人的反馈更加贴近用户的实时状态, 其通过声纹识别技术、表情检测技术和基于说话人身份和情绪的智能问答, 能很好的与提问者进行交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机器人基于声纹认证完成人脸识别认知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基于声纹认证,机器人控制器获取当前用户人脸图像并调取与用户 对应的用户人脸图谱;
S2:机器人控制器将当前用户人脸图像与调取的用户人脸比对完成后, 立即更新当前用户的存储信息;
S3:机器人控制器根据更新后的当前用户的存储信息,修改机器人的存 储参数;
S4:机器人根据修改后的存储参数与当前用户进行人机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S1中获取当前用户人脸图像的方法是基于人工神经网 络模式识别的方法。
进一步的,所述S1中基于声纹认证的方法是基于i-vector的说话人识 别系统,该系统分为系统模型空间训练、注册说话人声纹生成和测试说话人 识别三个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S1具体的实现方法为:步骤一,首先建立声纹和人脸 的面像档案;即用声纹收集器和摄像机采集单位人员的声纹文件和人脸的面 像文件或取他们的照片形成声纹文件和面纹文件,并将这些声纹文件和面纹 文件生成面纹编码贮存起来;
步骤二,获取当前的用户声纹和面纹;即用声纹收集器和摄像机捕捉当 前用户的声纹和面纹,并将当前的声纹文件和面纹文件生成面纹编码;
步骤三,用当前的面纹编码与档案库存的比对;所述面纹编码方式是根 据人脸脸部的本质特征生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参数包括所述用户的用户表情,在所述步骤S2中 根据用户表情来实时更新用户存储信息中的心情值,所述步骤S3中,利用 心情值来修正机器人的说话语气算法。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控制器还包括互相信号连接的存储参数获取模块、 更新模块和修正模块,所述存储参数获取模块包括用于识别当前场景的场景 识别单元,所述更新模块根据当前场景来实时更新用户存储信息的用户状态, 所述修正模块利用用户状态来修正机器人的问候算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机器人基于声纹认证完成人脸识别认知 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微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微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6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