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6533.6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0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硕;张玉福;石新华;高宏宇;王峰;张硕;彭丹;张方志;牟秋红;李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博达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17/10 | 分类号: | A61L17/10;A61L17/12;A61L17/04;A61L17/00;D01F8/14;D01F8/18;D01F8/16;D01F1/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尚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张晓瑾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抗菌 吸收 缝合线 | ||
1.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分的各组分组成:聚乙醇酸纳米材料80-100份,壳聚糖15-25份,聚乙二醇3-5份,桂皮油2-3份,甘露醇2-3份;其中,聚乙醇酸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为:(1)氧化石墨烯、聚乙二醇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并超声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A;(2)将混合液A加入至氯乙酸的有机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3)而后低温下将三乙胺的有机溶剂滴加至混合液B中,逐步升温至回流反应至完全,浓缩除去溶剂得到混合物C;(4)混合物C用醇类化合物洗涤得到聚乙醇酸纳米材料粗品D;(5)聚乙醇酸纳米材料粗品鼓风干燥即得聚乙醇酸纳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种类为单层氧化石墨烯,双层氧化石墨烯和三层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聚乙二醇种类为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9000和聚乙二醇10000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丙酮、丁酮、甲乙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和乙腈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聚乙二醇和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0.01~0.05):(2~5):(5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超声中的超声波频率为1~98K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超声时间为1~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的氯乙酸的有机溶剂种类为丙酮、丁酮、甲乙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和乙腈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是,步骤(3)所述低温滴加的温度为-5℃~5℃;步骤(3)中三乙胺的有机溶剂种类为丙酮、丁酮、甲乙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和乙腈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是,步骤(3)中回流反应时间为6-10h。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是,步骤(4)用于洗涤的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是,步骤(5)鼓风干燥的温度为60℃~8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是,步骤(5)鼓风干燥的时间为6h~12h。
14.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抗菌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缝合线纤维:将聚乙醇酸纳米材料,壳聚糖,聚乙二醇,桂皮油和甘露醇混合均匀,升温至110℃-130℃,以200-300r/min的速度搅拌5-8h,升温至150-180℃,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水冷,风干,切粒得到母粒;升温至260-270℃使母粒熔融,脱泡,通过喷丝板得到初级纤维;将初级纤维在75-85℃的水浴中拉伸,得到缝合线纤维;
(2).干燥灭菌:将缝合线纤维使用环氧乙烷进行进一步干燥灭菌得到干燥的聚乳酸高强度高抗菌缝合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博达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博达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65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