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水洗、可重复使用的口罩面料及其织造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6016.9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盛;彭志龙;郭杰;邓小红;张慧霞;刘贤红;陈军;王海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3D13/00;D03D15/00;D06B3/04;D06M15/11;D06M15/333;A41D13/11;A41D31/30;D06M101/32 |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杜德成 |
| 地址: | 441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洗 重复使用 口罩 面料 及其 织造 工艺 | ||
一种可水洗、可重复使用的口罩面料及其织造工艺,涉及纺织技术领域。为由抗菌纤维纺纱经过机织制成的三层一体织物,使用抗菌竹炭纤维、抗菌银离子纤维、铜抗菌纤维三种中的一种织造,杀菌作用非常显著;外层为三上一下斜纹组织,密度较大,对颗粒、液体、气体、水蒸气、细菌等可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中间层为二上一下斜纹组织,经纬密度比上层小,可加强上层的过滤效果;下层为一上一下平纹组织,经纬密度很小,如同网格状,与中间层一起构成了一个气体传导的架空通道,便于呼出气体散发和流畅的吸入新鲜空气,能直接接触皮肤,当有水汽润湿面料后,不会紧贴皮肤而产生不舒适的感觉。本发明可水洗并可重复使用,成本低,可降低废弃量,利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水洗、可重复使用的口罩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性口罩布由内、中、外三层无纺布构成,其内层、外层均是纺粘无纺布,具有过滤颗粒、阻隔液体、气体和水蒸气的功能,中间层是熔喷无纺布,由聚丙烯超细纤维制做,可以捕捉粉尘、飞沫等,吸附后无法透过。一次性口罩布虽能阻止飞沫等细菌传播,但缺点是不能水洗再重复使用,导致使用成本高,废弃后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传统的棉纱口罩则由多层网眼纱布叠加起来缝制而成,其重量大,用纱量多,成本高,对飞沫等细菌传播阻止能力有限,且水洗后会出现密度不匀现象,甚至还会出现孔洞,导致过滤不均匀,失去口罩的基本功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水洗、可重复使用的口罩面料及其织造工艺,采用机织方法织造口罩面料,以消除无纺布口罩不可水洗以及不可重复使用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可水洗、可重复使用的口罩面料,其特征在于:该口罩面料为一种由抗菌纤维纺成的纱,经机织制成的三层一体织物。
所述三层一体织物的上层为三上一下斜纹组织,中间层为二上一下斜纹组织,下层为一上一下平纹组织,通过接结点相互连接制成三层一体织物。
所述三层一体织物中的中间层的经纬密度是上层经纬密度的三分之二,下层的经纬密度是中间层经纬密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三层一体织物的上层采用抗菌竹炭纤维纺纱、抗菌银离子纤维纺纱、铜抗菌纤维纺纱中的一种,中间层采用抗菌竹炭纤维纺纱、抗菌银离子纤维纺纱、铜抗菌纤维纺纱中的一种,下层采用抗菌竹炭纤维纺纱、抗菌银离子纤维纺纱、铜抗菌纤维纺纱中的一种。
本发明一种可水洗、可重复使用的口罩面料的织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整经工序:采用瑞士贝宁格分批整经机,将筒纱插在筒子架的锭子上,经纱经导纱器引出,再经筘齿均匀排列后卷绕在经轴上;
(2)浆纱工序:采用日本津田驹浆纱机,双浸双压上浆;浆槽温度:90℃~95℃,蒸汽压力:0.3~0.5MPa,压浆辊压浆力:1.2~1.8×10KN,主锡林温度:85℃~95℃,浆液粘度:14.5秒,最高车速:60米/分;调浆体积(升):760,聚乙烯醇:25千克,淀粉:50千克;
(3)穿筘工序: 穿法如下:1234、5876、1239、5476、1832、5479、1632、5874、1639、5274、1834、5279、1436、5872、1439、5672、1834、5679;
(4)织造工序:采用ZAX-e多臂喷气织机,后梁高度80mm,开口时间300度,车速460rpm,经纱张力1800N,停经架No1-2-10;
(5)整理工序:对坯布进行检验和织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6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